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0的文章

謀略

同學,上帝的帶領,與世界的第一志願不一定相同 上帝應許我們:「謀略必護衛你。」(箴言二:11)「謀略」的意思,是敏銳與睿智。敏銳是判斷事情,有正確的角度。睿智是看未來,知道主救贖。這是屬靈的精明,看得準,做事合乎主的心意;看得透,為人不以世界為纏累。 我信主不久,大學聯考沒有上,國防醫學院沒考上,臺北工專也沒考上,我很難過,不知道應該如何禱告,上帝才會幫助我?我問我的輔導,他很同情我,他知道我很用功讀書,不會考試,他沒有講些鼓勵的話,他說: 「要敬畏主,祂是你的聰明。」 我重考的成績更差,比去年低30分,我卻有學校可以唸。我不會讀書與考試,是我的難過,我難過就禱告,禱告後就讀聖經,讀聖經後就有一點感動與力量去傳福音,然後,我就看到主已經預備好的聽眾,等著得救。這竟成為我與主耶穌的聯結。不順利與挫折裡,成為我信仰的開始,與遵行真理。 我才體會,事奉主不需要受太多的裝備,只要禱告、讀聖經、傳福音,就可以看到主作工,傳福音後,再禱告、讀聖經。難過時一把眼淚,到主面前哭;失意時,到主面前嘆息;下沉時,到主面前要力量;孤單時,與主更親近。 這是單純的要主,就是呆也要呆呆的愛主,這種生命裡的反應,是上帝的「謀略」,成為我的護衛。後來我在美國取得博士學為,成為臺灣大學的教授,我說自己不會讀書,不會考試,大慨沒有人會相信。但是我懷念大學時的禱告、讀聖經、傳福音,與主親密的同行。 成功,反而失去與主聯結的機會;成名,反而失去一把眼淚跟隨主,夜裡嘆息到清晨的理由;孤單,反而失去抓著主的衣襟不放手。上帝的帶領,與世界的第一志願不一定相同。上帝的帶領是荒野,使人心靈強健。 同學,現今,我還是禱告、讀聖經、傳福音,沒有什麼花招,用這最基本的裝備,跟隨主。

當我成為老師的那一天,學生就是我的富有     當我成為老師的那一天,學生就是我的富有。不單是成績好的學生,而是個性頑固、問題一堆、憂鬱氣質、憤世嫉俗、惶惶不安、搗蛋莫名的學生,都使我更富有。      我深深的感謝上帝,多年來,我擁有最美好的財富,是看到上帝改變學生最深的軟弱,當成是祝福的起點。     老師與學生,是世界上非常特殊的關係。我們不是親人,卻可溝通;不是朋友,卻可互助;不是長官與屬下,卻可同行;不是政治人物與百姓的關係,卻可互信。      老師不是知識的推銷員,學生不是消費的顧客,卻可以一起探索學問,一起經歷人生的美善。那應該原本是人與人一種美好的互動,已經在世界許多地方消失,卻仍存在校園裡。     許多學生來去,有些我記著,有些我忘記。有些忽然會想起,有些想起又忘記。記憶是祝福,忘記也是祝福,也是真正的財富,是記、忘與否,上帝在眷顧。     老師喜歡分享,因為教育是慷慨的事業。噢,這不需要用錢去量衡。錢祇是銀行的一個數字,能做有意義的事,非常少。教育者,卻是富有。老師分享的越多,富有越多。     今早,我讀到:「嘴中的甜言,加增人的學問」(箴言16:21)。原來,當老師有上帝給的甜。學生啊,來學習,願有老師的地方,就是蒙福的所在。

演講

同學,我的演講是如何預備?     同學,你問我: 「老師經常在外分享,演講的內容是怎麼預備的?」。 我的經驗,絕對不是真理,只是我對真理的體會,單純的來回答你。    我的分享,常與我的學習有關。我對真理的體會,常與我的研究相連。我的學習與研究,經常在田野。我上午一早讀聖經,存記於心,在白天在野外工作,常會有體會。     例如我看到台灣的鄉下,早期農家的四周,經常種植刺竹。刺竹有刺,長的很高,又很緊密。沒有人,能夠從刺竹的竹縫間通過。刺竹為牆,比現代的圍牆更安全、牢靠,也更生態、環保。     上帝提醒我們:「存記我的命令」(箴言二:11)。存記,是個動詞,意思是有種記憶,是自己珍惜的,看重的,如同用有刺的植物,圍繞起來。我看到刺竹的圍牆,就體會聖經。對學生分享,以刺竹為喻,講解存記上帝的話,為寶貴,保存在心,彷如珍寶來護衛。      我分享的信息,經常是藏在心中,很久的聖經節。外界的人、事、物會改變,存在心中的聖經節,不改變。但是我的記性不太好,沒關係,我與野外觀察聯在一起的聖經節,就可以記很久。    我講聖經,又可以講野外的見聞。或是講野外,又可以講聖經。相互交叉,有趣的是,學生一聽再聽,不覺重複。原來事奉主有榮光,工作可以體會主引領,別人也可得供應。      雖然我的科系不熱門,我感謝主耶穌,給我野外型的工作,讓專長與讀聖經聯一起。     我珍藏在心的聖經,即使是一小節,如同恩典的導管,遇到需要,就有信息湧流,不必費心去思量。     認識上帝的話,是單純的事。分享,也是單純的事奉。 同學,我的演講是如何預備?這是主恩典,使我的工作與事奉連一起,存記聖經話語與分享野外的體會,一起發生。

博雅教育

保衛近代大學教育的最後一道陣線—博雅教育 如果每一個科系,都是知識浩瀚大海中的一個海島, 但願在海島間有通航的船隻。 如果每一種學門,都是聳立在峽谷間的一根大柱, 但願柱子之上有橋樑的橫跨。 如果每一個課程,都有自己的主旋律, 但願還可以譜成一首交響曲。 如果在每一個專業,都有自己獨特的招數, 但願這些招數之間還有靈活的變化。 如果每一份學習,彷彿是給與一朵花美麗的裝扮, 但願有一個地方,能夠呈現花園的繽紛。 有這種花園嗎? 這是「博雅課程」的夢想。 現今的大學,都有博雅課程,要修足夠博雅課程的學生,才能畢業。但是許多學生不了解博雅課程,將這些課當成營養學分,這不能責怪同學,因為很少教材,告訴學生修博雅教育的意義。親愛的同學,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在告訴你們,博雅教育的背後源自一個神聖的使命與夢想,使一些老師在此教育理念上,奮鬥不懈。 1862年,是導致近代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里程碑,因為美國國會通過「贈地大學」(land grant university)法案。根據這個法案,美國各州才有「州立大學」的設立,進而讓普世有「公立大學」成立。贈地大學的主要推動者,是教育家唐納(Jonathan Baldwin Turner, 1805-1899),他也是著名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onois)的創辦者,他認為:「大學的設立,在教導學生真理。因為只有真理,能夠使人得自由。」他一生當了五十三年的老師,他經常對學生說:「我心臟最強的那條纖維,就是相信大學的教育,必須忠於真理,才能承受上帝的祝福。」 一個夢想,點燃火花 唐納在1833年自耶魯大學畢業,畢業後自願到伊利諾的原住民保留區教書,後來也在保留區附近的學校授課。他的學生中有一位名叫林肯(Abraham Lincolon,1809-1865)。林肯一生祇受十八個月的正式教育,唐納剛好教到他,林肯後來稱唐納是他「語言學教育唯一的老師」。 唐納後來離開教職,成為廢奴運動的領袖,與熱心的社會改革家。奴隸解放,挑戰到美國聯邦制權力的基礎,為此爆發了南北戰爭(1861-1865)。唐納認為推動國家進步的首要之務,還不止是解放奴隸,更需要讓大學教育普及化。當時大學都是私立,數目也少,學費很貴,以致全國文盲者佔95%,受大學教育低者於1%。他呼籲各州應該成立州立大學,林肯大力支持他。通過法案後,各州設立專屬地區,每年...

持定真理

同學,當世人都不可信時,我就只剩懷疑嗎?不 我相信上帝的真理,不是拿來控告人,而是我的生命深處有安穩。    我相信上帝的真理,不是用來為自己的看法背書,而是我對主耶穌的順服。 我相信上帝的真理,不是用來叫人遵守的法條,而是聖靈在我生命的掌權。 我相信上帝的真理,不是用來當世界的成功術,而是直到永遠的真實。 我相信上帝的真理,不是用來批判,而是祂的愛。 我相信上帝的真理,不是為短暫的好處,而是信的人有永生。 我相信上帝的真理,不是用來作我的優越感,而是朋友,我可以為你洗腳嗎? 我相信上帝的真理,不是用來作天國的支票簿,讓我亂開,而是老我的破碎,彰顯祂榮耀。 我相信真理是潔淨,所信的人可以勝過罪。真理是得勝,所以信的人已得勝。真理來自上帝,所以信的人與上帝有聯結。真理一開始就存在,所以太初有道。真理會道成肉身,就是耶穌。 所以信耶穌,就有永生;接受耶穌,就成上帝的兒女;認識耶穌,就認識看不見的上帝;接受耶穌的救贖,就得潔淨;接受耶穌的生命,聖靈就住在我們的心中,祂與我們同在。 當世界以經沒有什麼可謹守的,就放棄嗎?不。當世人都不可信時,就只剩懷疑嗎?不。當時代快速的變動,可愛的變為不可愛的,有價格的變水餃,明亮的變幽暗,安靜的常爭吵,就絕望嗎?不。上帝的提醒:「要持定訓誨,不可放鬆,必當謹守,因為他是你的生命。」(箴言四:13)。 我們持定祂,因為耶穌是真理,是我們的生命。人最大的智慧,就是單純接受耶穌,成為他的生命。 同學,許多事情不用爭辯,主耶穌會在時間上顯明。願顯明時,無論是不是我的看法,我要回歸主,只有祂真實。

同學,上帝是愛,為什麼有地獄的存在? 同學,你問我: 「上帝為什麼創造地獄? 」。上帝是愛,祂的創造是愛的地方。上帝沒有創造地獄,地獄是喜歡黑暗的天使,與跟隨牠們之人,攏聚的地方,就形成地獄。 地獄不是天國的對比,地獄的火不配與天國的榮耀相比較。地獄的懲罰,來自反對愛,沒有愛,離開愛,失去愛是地獄痛苦的緣由,是硫磺與火湖的成因。 同學,你又問我: 「上帝為什麼創造撒旦與黑暗的天使? 」。上帝創造天使,與天使長,沒有創造撒旦與黑暗的天使。撒旦是墮落的天使長,邪靈是墮落的天使。 上帝沒有給天使與天使長,墮落之後,有悔改的權力,卻給罪人,有悔改的恩惠。悔改的價值,遠遠超過人所犯的。主耶穌赦罪的恩典,是何等大的浩大,是多麼美好的福音。 上帝提醒我們:「惡人的道,好像幽暗,自己不知因甚麼跌倒。」(箴言4:19)「幽暗」是地獄,不是人被動性的被推進去,而是人主動性的選擇,主動性的變成惡人,硬著心反對真理,反對真光隱藏而行,結果進入幽暗。幽暗的世界裡沒有光,跌倒了也不知道,甚至在同一件事上,一跌再跌,也不知如何避免。 幽暗的權力,對於行在幽暗之路的人,並不同情,而是讓他們跌倒,以傷害來控制他們。 上帝容許幽暗世界的存在,是個奧祕,祂容許魔鬼,在祂的田裡撒稗子,容許猶大跟在祂身邊等,這都是奧祕。上帝沒有啟示人的,我就默然。求主保守我們一生,行在真理的路上,避開幽暗的路。

害,自虐。

同學,宇宙的存在,是見證人雖渺小,上帝依然在看顧 這世界最奇怪的事情,不是報紙登的新鮮事,不是網路報的假新聞,不是藥品廠商主打的新廣告,不是政治人物的新看法等,這都算不得什麼。 最奇怪的事情,是上帝給人雨水,許多人恨祂;上帝給人陽光,許多人罵祂;上帝給人夜間的星星,許多人說沒有祂;上帝給人四季,許多人不感恩,寧要替代,不要祂。 如果不是上帝的創造,那來宇宙的存在。如果不是上帝的保守,那來宇宙的按時運轉。宇宙的見證,是見證上帝有大能,不能背乎自己,祂全然真實,否則宇宙沒次序,就垮了。 許多人說上帝聽我禱告,又不聽我禱告,上帝反復無常,不,上帝若反復無常,宇宙就毀了。宇宙的存在,證明上帝的信實。 我們要回轉,歸向上帝,離開上帝,生命會愈來愈苦毒。反對上帝,想法會愈來愈偏差。恨惡上帝,思想會愈來愈喜好邪惡。 撒旦叫人犯罪的第一步,不是做錯事,而是離開上帝。我們若沒有離開上帝,犯罪是一時,至終會靠祂得勝。若是離開上帝,犯罪使我們的心死,將愈來愈喜愛污穢的事,結果是死亡。上帝提醒我們: 「得罪我的,卻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惡我的、都喜愛死亡。」(箴言八:36)。 「害了自己的性命」的「害」,是虐待。犯罪,是生命自我的虐待,是生命的自殘。回轉歸向上帝,轉回是更新,信主是得救,來得生命的醫治。 同學,我們要相信上帝,祂是我們的上帝;我們要相信上帝给的拯救,祂給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赦免我們的罪,拯救我們脫離罪,成為屬上帝的兒女。 這是真實嗎? 祂的應許,可信嗎? 是的,宇宙的存在就是見證,祂不背乎自己。我雖小信,祂可信。我雖渺小,祂看顧。

尋找他如同找銀子

同學,來,告訴百合花一個祕密 這世界有許多問題,眾人在尋找答案。社會許多議題,眾人在尋找是非。人生有許多決擇,眾人在尋找判斷。 但是有一尋找,是高於所有的尋找之上,是尋找主,只有祂是最後的答案。認識主,是所有判斷的基礎。敬畏主,是看事情最重要的角度。上帝提醒我們: 「尋找他如尋找銀子」(箴言二:4)。 愛主的人,尋找主,因為認識主,永遠很不夠。許多人要問題的答案,我們卻尋找問題的主。許多人的升遷,在所跟隨之人的權威,我們卻尋找釘十架的耶穌,只有祂是永恆的主。 祂不在成功的殿堂之上,不在眾人的鼓掌聲中,不在眾人注意的焦點裡。祂在每個世代,上帝都在邀約人,與祂到曠野,照顧百合花,與祂到到野地,照顧天上的飛鳥。 百合花的生長,祂供應,我也學習捕捉,許多徬徨學生的眼神。天上飛鳥的食物,祂提供,我也靠主來張羅,許多特殊孩子成長的教材。 我告訴百合花,在權力的園地之外,有祂指示的地方,不需要太勞苦,不需要再擔憂。我告訴飛鳥,在知識的中心之外,還有上帝的流奶與蜜之地,不需要徬徨。 無論現在有多少昆蟲,要吃百合花,是上帝叫我們生長,不勞苦。無論有多少颱風,會吹散天上飛鳥的途徑,是上帝的預備,叫我們有吃、有喝、有休息。   同學,來吧!我們仍要尋找主,親自遇到祂。我們一生的所有與所是,全在乎所認識的主。

道旁,頂高。

同學,上帝每個時候的創造creation,就是我們得勝的創意recreation 上帝若將我們放在熱門的領域,我們不要自誇,以為都是我功勞,我們曾經迷失過。 上帝有時將我們帶到高處,使我們離開卑微,不要自以為是,我們曾經一無是處。 上帝將我們放在頂上,不要忘記自己是罪人,我們有曾爬得喘噓噓的日子。上帝勉勵我們:「他在道旁高處的頂上」(箴言八:2),因此我們才在那裡。離開主,那裡將是高處不勝寒,跌下來更慘淡。 我們若站在路旁高處的頂上,成為熱門領域的領袖,重要領域的專家。要知道在那裡,是為了福音的緣故。 站在頂上,是為對多人宣講;站在高處,是為將光照得更遠;站在路旁,是為可以邀請更多的路人甲。這是祂的恩典,給我們神聖的呼招,不是我們比別人棒。是祂的憐憫,給不配的我,有事奉祂的機會,否則我還在葡萄園外閒站。 很多人羨慕站在高處的人,以為為見證者,當如此。甚至認為傳福音的人,當有傑出的表現;事奉主的人,當有世界的背書。錯! 如果世界是我所有的裝備,那我怎能勝過世界? 世界是服在惡者的手中,那我所有知道的,惡者一流的戰士都知道。我要上的戰場,他們已經早在那裡等著;我要用的武器,他們都全熟悉。我要用的招式,他們都早知道,那我怎能贏他?  可以,單單靠主就可以得勝。 大衛就是這樣打倒歌利亞,用越少的裝備,用上帝的供應,就可以贏。不用世界的盔甲,依靠聖靈給的感動,一顆石頭就可以贏。大衛在曠野牧羊,不被世界重視,被上帝隱藏的人,為主的榮耀上去爭戰,就能勝過世界一流的權勢。 我們傳福音,不是用自己血氣,那太危險;我們事奉,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耀,否則一定傷了別人,毀了事工;我們的熱心,是緊緊親近主,是與主聯結,不是靠自己,強調自己的意見,否則熱心的人比不熱心的人,更傷害教會。 若與主同行到高處傳福音,主是我們的扶持。為了傳福音上到頂端,主是我們的高台。能在人來人往的路旁傳福音,主是我們四圍盾牌。 同學,得勝在乎主,上帝經常不照牌理出牌,世界完全摸不透。屬天的武器在乎主,祂每一次的出牌,都是新。我們需要安靜,需要等待,需要禱告,需要單獨來到主面前,才能體會上帝在每個時代的創造creation,就是屬天得勝的創意recreation。

慾望,毒蛇

同學,慾望之處,有會咬人的毒蛇 最近,媒體刊登:政府發言人,位高權重,竟在辦公室與女記者發生性關係。也報導:一些立法委員收賄賂,當場被抓到、判刑。 我看這些,都很難過,有人曾是臺灣大學的學生。我是臺灣大學的教授,羞愧學生在國家重用他們時,非常不當的表現。越是高高在上的身份,不知謙卑,已在埋下身敗名劣的導火線。 我常告訴學生,我們做任何決定,不要只顧一時的慾望,滿足短暫的舒暢,或追求瞬間的滿足。要冷靜,看遠一點,多想一些。一定要數算代價,知道可怕的後果。 上帝警惕我們:「雖然下咽舒暢、終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箴言二十三:32)。有幾年,工作的關係,我經常上媒體,中視、公視等,略體會成為媒光燈下的快感,但是沒有主亮光,這些都會過去。 慾望給人一時的舒暢,換來人一生的痛苦。所有的縱酒、縱性、縱賭、縱毒等,這些放縱,會像毒蛇,毒牙如刺深入,毒液進入我們的裡面,帶來嚴重的後果。 許多追求慾望,滿足慾望。只要擁有權力,我的慾望就要滿足,那知毒蛇就在那裡等他,咬他,叫他中毒。不要當玩蛇的人,不要以為好看的蛇,沒有毒。好拿的蛇,沒有牙。 慾望是罪性裡最深的東西。起初撒旦誘人墮落,就是從滿足慾望開始。追求慾望不可以嗎? 你不知道,跟慾望上來的,是什麼東西。不是滿足,是毒蛇。 慾望是人的天性?是的。是人的天性,就可以隨心所慾? 那是毒蛇咬人前,給人的催眠。我們要常常仰望主,步步跟隨主,緊緊需要主。 同學,在追求個人慾望的時代,處處有毒蛇。在媒體燈下的陰謀處,有咬人的毒蛇。

權力&蟲

同學,要小心,上帝讓權力的位置上有咬人的蟲 許多人只要在權力的位置上,就不肯退下來。 這是人性的可怕,喜歡留在高處,支配下面的人,不願有下台的階梯。這樣的人喜歡攀權附貴,喜歡建立自己的小圈圈,安排自己有權力的戲碼,一直演下去,似乎永不落幕。 成為基督徒,比世人不留戀在權力的位置嗎?答案是更留戀,而且比一般人,更不容易下台。這是人性的罪惡本質,加上宗信的迷思,達到迷戀權力的甜蜜,與狂熱點。 人可能美其名,叫服事上帝,卻在享受安插人事,掌悾經費,沽名釣譽,不願下台,這卻叫忠心為主,至死不退。於是,我經常看到一些很老的老人,還留在權力階層,好像他們一下來,上帝的事工就報銷。好像一沒有他們,上帝就完了。我看到事工尚未變質,領導的人已先變質,而且他們不知道。 我在講別人嗎?不,我在講自己。我的人性裡,有喜好權力的元素,也有留戀權力位置的本能。我什麼時候看到這危險? 1989年,我剛回到臺灣教書,一位即將退休的老師,曾是我的指導教授,他將所有的資源交給我,我一下子身任國家環境污染領域的重職,有許多的經費,許多的助手,我以為可以一展報負,發揮所學。 1995年,我申請要升等教授,沒有想到有人打電話給我,要求我的研究經費,他要有一份。否則--- 我才體會有權力做事,在別人有另一種的看法。我那一年升等沒過。隔年也沒過,第三次才過。我為此感謝主,這給我扎實的學一課。權力與利益,分不開。 我以後擔任國家幾個單位總評審的工作,到第4-5年,我一定退出,讓別人當。即使政府再邀約,我也不回去。我擔心自己的盲點,也擔心別人的人性。權力的滋味,太甜蜜。甜蜜的地方,就會有咬人的蟲。 上帝提醒我們:「寧可有人說請你上來,強如在你覲見的王子面前,叫你退下」(箴言二十五:7),要覲見的王子,是權勢,也是死亡的危機。 啊,只有上帝永遠配坐寶座,不是我。求主不要讓我為了維持業績,而駐留在高處。不要忘了,要關起門,進入隱密之處與主見面。不要忘了走到野外,靜看小花小草的美,靜聽蟲聞鳥叫的美意。不要忘了成功亮麗戲台的底下,有許多灰塵也需要掃一掃。成事不用在我,在主。 同學,不要以為成功,不要以前得勢,才是一生為主焚燒的見證。主啊,讓我一生單純的事奉祢,在隱藏的角落事奉主,我也樂意。讓我再說ㄧ遍,權力的位置上,上帝留有咬人的蟲。

外女(箴6:24)

同學,當性誘惑污染整個世代,願我們分別為聖 人犯罪墮落之後,心思產生詭異,包括性的方面。將原屬上帝美好創造的性,扭曲成為性誘惑、性偏差,最後轄制人心,叛逆真理,反對上帝。 上帝提醒我們,稱這詭異的性誘惑者為「外女」(箴言六:24)。 「外」是怪異的、不正常的、扭曲的意思。外女,不一定是女性,許多的男性也好此道。他們的扭曲真理,在上帝的救恩之路,成為許多人的絆腳石。 這是外女當道的世代,他們主宰普世的性思潮,掌控世人的審美觀,鼓吹性開放,扭曲正確的性,變態的性自由。並將這些注入在網路,在媒體,在小說,在電影,在教材等,是將成罪的毒勾,將有毒的血液,輸入世人的思惟。 這時代最大的危機,不是環境污染,不是政治動亂,不是能源不足,不是糧食不夠,不是他國的飛機,在我們的天空飛來飛去。 外女很利害,只要用眼皮,就可以纏住人,用眼神勾引,就可以掌控人。上帝告訴我們:「不要被他眼皮勾引」(箴言六:26)。 性是屬上帝美好的創造,有神聖的目的,我們的性,可以正確使用,不是被人勾引來、勾引去的遊戲與工具。 許多人,已像是整日泡在性染缸的醃瓜,很難內部保留聖潔的原味。 同學,求主保守我們,憐恤我們,在這性染缸的時代,有屬主的,分別為聖的性。

不可忘記

同學,我們不要把政治人物的看法,當作事件是非的分界線 真正的智慧與聰明,是上帝給的。 上帝應許我們: 「要得智慧,要得聰明,不可忘記,也不可偏離我口中的言語。」(箴言4:5),這種智慧,是來自祂的話語。 世界有很多的看法,希望成為我們看事的角度,看人的觀點。上帝知道這些看法會影響我們,祂給我們提醒,祂有祂的看法,不用把人的看法放在先。祂有祂的見解,不用把人的論斷,太在意。世界的看法,會過去;世人的見解,會淡無,只有上帝的看法,才是永遠立在天。 例如,我們不要把政治人物的看法,當作事件是非的分界線;我們的負擔與使命,不是隨著政黨的操作在起伏。我們不需地上權勢者,提供我們染料,來被染色或調色。 我們成為上帝的兒女,所持守的真理,是永生與永死的分界。我們所擁有的救恩,是有主拯救或隨撒旦滅亡的切割線。我們所見證的,永遠是十字架上的主耶穌,不是坐在什麼了不起位置上的人。我們渴慕的是有主的單純,而非權力者的是非。    將人的看法,交給主吧。將世人的說法,放一邊吧。那不是我們永恆的面對,也不是最後的判語。 同學,我這樣分享,不是不管世上的事情,不是不在乎世界的是非,而是先在主裡,再來看世界,信心之錨在永久的磐石上,世上的波動就只是表面。如果人的內心,沒有被主改變,表面改的,只是風吹過去,一時的漣漪。

上帝給的酒和奶

同學,不要喝泡泡,要喝上帝給的酒和奶 自古以來,許多人認為:「便宜沒好貨,低價是爛貨,免費是賤貨」,但是上帝的恩典是免費,顛覆世人的行銷,與世界的市場。 上帝給的祝福是:「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喫。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以賽亞書55:1)。 我們從來沒在報章媒體上,看到上帝在登廣告:「徵行銷顧問,薪高、福利佳,有永恆的保險。」。上帝也沒有在網路上刊登:「急需市場調查員數名,有意者請洽上帝。」。 祂全然不屑市場走向,不要流行的行銷方法,不管消費者的心理學。歷世以來,祂以最佳的酒和奶,免費提供人。沒有銀錢的人,可以來到祂面前。原來,祂看人,比商品更重要;祂知道我們真正的需要,給真實的滿足。 難怪世界不喜歡上帝,祂始終在打亂他們的市場。許多驕傲的人討厭上帝,祂始終不照他們的牌理出牌。許多自認聰明的人反對上帝,認為上帝不懂尊重他們,不照他們的看法。許多政治人物敵視上帝,上帝給的是他們不能給,無法給。 上帝的酒和奶,雖然是免費,不過人要取用,最好帶個杯子來,不是隨便。上帝的恩典,不是供人任意的糟蹋。糟蹋,是不懂什麼叫尊重,是變相的輕視。 很有意思的是,這世界許多愈富有的人,杯子口就愈窄;許多愈有辦法的人,杯底有破洞;許多愈有經驗的,杯子常缺口。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誤認為,上帝的酒與奶一定量少,否則最後為什麼只有少數人能喝到?上帝的酒與奶品質差,否則怎麼會有許多人,不去要?上帝的酒與奶供應不足,否則有些人去了,逛逛就離開。即使有這麼多負面的說法,上帝仍照祂的方式,持續地供應。 我沒有什麼銀錢,卻成為上帝恩典的消費者。我愈喝愈有力,捧去的容器,就愈大杯。甚至,我樂意告訴人,上帝的恩典是多多,人給的好處是少少;上帝的恩典是永恆,人給的好處是泡泡。 同學,不要喝泡泡,要喝上帝給的,帶大杯的去,剛強有力。

神學理論

Doctrine is a set of beliefs and instructions, that the senior leadership and theologians of every church or denomination formulate, based on their best understanding of the Scripture (2 Tim 3:16; cf. Acts 2:42; 15:6-29). In Christian theology, there are 3 levels of doctrines. (1) 𝗙𝗜𝗥𝗦𝗧-𝗢𝗥𝗗𝗘𝗥 𝗗𝗢𝗖𝗧𝗥𝗜𝗡𝗘𝗦 are 𝗲𝘀𝘀𝗲𝗻𝘁𝗶𝗮𝗹𝘀 that we must believe in because our salvation hinges on them. A denial of them is to deny Christianity itself. They are 𝗮𝗯𝘀𝗼𝗹𝘂𝘁𝗲𝘀 which define the core beliefs of the Christian faith. You are not a Christian if you don’t believe them. (2) 𝗦𝗘𝗖𝗢𝗡𝗗-𝗢𝗥𝗗𝗘𝗥 𝗗𝗢𝗖𝗧𝗥𝗜𝗡𝗘𝗦 are beliefs that Christians may disagree upon. This is why there are different churches and denominations. But they are 𝘀𝗽𝗶𝗿𝗶𝘁𝘂𝗮𝗹 𝗰𝗼𝗻𝘃𝗶𝗰𝘁𝗶𝗼𝗻𝘀 which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overall character and ministry style of a church. They form the “𝗗𝗡𝗔” of a congregation. For us in CHC, our doctrine is Protestant, Evangelical and Pentecostal in es...

神學理論的定義

In my last post, I defined what a doctrine is. Doctrine is a set of beliefs and instructions that the senior leadership and theologians of every church or denomination formulate, based on their best understanding of the Scripture (2 Tim 3:16; cf. Acts 2:42; 15:6-29). Unless they belong to the same denomination or network of churches, the doctrine of one church may not be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doctrine of another church. This is really the reason why there are different denominations in the first place. Although we all read the same Bible, we understand the truths of Scripture differently. While the differences are not about the absolute core essentials (or the first-order doctrines), yet they are significant enough to result in the distinctiveness among different churches and denominations. What we present as truths must be done with special care and wisdom because they will eventually form the worldview by which we, and our members, govern our lives (1 Tim 4:16). Specifically, doctr...

羅馬

同學,上帝在寫歷史 「這樣,我們來到羅馬。」(使徒行傳二十八:14) 歷史上,許多將軍率著得勝的軍旅,大張旗幟,進入羅馬城,上帝不留一點記錄。許多高官巨賈,帶著奇珍異寶進入羅馬城,上帝保持沈默。許多博學的哲士進入羅馬城,上帝不發一語。 歷史上,上帝只記下一個囚犯——保羅,進入羅馬城。這是什麼樣的判斷?什麼樣的歷史眼光? 原來高高在上的人,算不得什麼,常勝的軍旅,算不得什麼。上帝只在乎那個到羅馬,為主作見證的囚犯。 我們的課本記載君主、將軍與他們的版圖,上帝不這樣寫,祂記錄世人沒有想到的,不看重的,祂低微、忠心僕人的腳蹤。 世界上的歷史,絕對不是真正的歷史。學校的歷史課本,不是上帝眼光的歷史。自古以來,政治人物一得勢,就要改歷史課本,歷史課本無論有改、沒改、怎麼改,都是錯,只有上帝才是真正歷史的撰寫者。 同學,不要因歷史課本常被改,而沮喪。真正的歷史,是上帝在寫的,世人改不了。現在寫歷史的人,也很快成歷史。

喜樂油

願主的喜樂油再加添,人生苦境翻新頁 何等的期待,這世界的快樂,不是樂一下,就很快的蒸發;不是結果如沉澱,結晶之後留很久。這時候有沒有,防蒸發的喜樂? 這時候有沒有,將心底的痛苦,能用喜樂來溶解。 這是我讀到上帝給我們的應許:「喜樂油,代替悲哀」(以賽亞書61:3),的感動,原來有喜樂油,可以持久喜樂,是化悲傷的良藥。 可惜,市面上沒有一種沙拉油、化粧油、傷口清潔油,叫「喜樂油」。上帝給人的恩典,才能夠稱為喜樂油;上帝給人的恩待,才能將喜樂,傳的久,傳給多人。 我們經常聽到抱怨,這世界的制度、政治、經濟、法律、環境、教育等水準,實在很差。一直抱怨嗎? 不,其實這世界需要喜樂油,才能運轉順利。為什麼周遭不斷有人在製造新的問題? 為什麼過去的禁忌,成為現代臺面上的熱鬧? 為什麼繁華的世代,成為沮喪的、無目標的抗議? 經常難過嗎? 不。主啊,請在這時提醒我,不是努力將人搞對,將事搞好,才是答案。而是在任何景況,我要仰望主,祢是我的喜樂油。只有喜樂油的膏抹,世人才不是苦難之下的終結。只有喜樂油的醫治,世界才不淪成悲哀園地的灰燼。  科學的解釋,總冰冷;哲學的說法,總不定;心理學的理論,總待研究;經驗式的勸導,總老套。在ㄧ波波的橫流中,世人怎麼辦? 追求苦修式的慈善?緊緊繫住飄在空中的樓閣?在動漫中找到舒解悲悵的桃花源? 不,上帝有喜樂油,我們不是苦命的人。即使苦難連連,我們不是苦難國度的解說員,祂才是。即使饑渴難擋,我們不過是虛空的器皿,準備承受喜樂油。 同學,願主的喜樂油再加添,人生苦境翻新頁。不是為個人,是為這世代。

苦槽仔魚

同學,上帝用小魚幫助我     在臺灣,有一種魚叫「苦槽仔」。苦槽仔長度約3-5公分,全身扁平,眼睛很大,骨頭很多。很少人吃這種小魚,不具食用價值,長期乏人研究。但是我相信:上帝所造,皆有價值。即使平凡,必有功用。  苦槽仔魚,只在平靜的水域活動。牠們喜好在水庫活動,吃水面的藻類與孓孑。淨化水庫的水質,減少積水處的蚊子。水庫放水時,牠們是最先排走的一群。在迅速的水流中,牠們撞到石塊,就死亡。 台南的「後壁」,有條烏山頭水庫的輸水路。水庫放水時,「後壁」的水勢洶滿。我關心苦槽仔魚,只要保護苦槽仔魚,安全越過這水流迅速區,以後臺南、嘉義的水域,就多苦槽仔魚,會少蚊子。 我到「後壁」數次,研究苦槽仔魚。我才發現,伸到水裡面的草桿,來回擺動,在水面形成緩流區,成為苦槽仔魚暫時的棲息。牠們由一處緩流區,游到另一處的緩流區,如同不斷換乘的旅客,可以安全游過危險區。 我向政府大力建議,請在水岸邊留些蔓延的草類,不要全砍掉,幫助苦槽仔魚,來減少臺南、嘉義的蚊子。 觀察苦槽仔魚的人,有福了,因為可以看到上帝的恩典。這是我出差的好處,野外工作的紅利,研究的非典型所得。  其實,我是個小信的人,早期的傷口,難忘記;擔憂的小事,常放大;芝麻的壓力,成重擔;有事沒事,都憂傷。我到野外,是散步,排解我的鬱悶。     我常對上帝說:我是個沒有什麼路用(臺語)的基督徒,讓我回去吧。主常用我的研究安慰我,像苦槽仔魚,是「無價被賣的,也必無銀被贖」(以賽亞書52:3),仍有岸邊小草的幫助,可以幫助人。  同學,「後壁」的台語音,是「後面」,「後壁」的前面是「新化」。這提醒我,我的後面,也有溫柔的扶持,前面,有更新的變化。不要沮喪,不要憂傷,我比苦槽仔魚還貴重,應該歡呼、喜樂過年日。說不定,還有許多乏人看重的,需要我與上帝去幫助。

藍寶石 紅寶石

一個父親給孩子,生日的祝福   這是個飄蕩的年代,太多人有太多的說法,太多的意見,將整個世代的人包裹起來,隨風飄蕩。 例如許多人講追求熱門,就是未來高薪的保證;追求興趣,就最有合乎自己所要的收穫;追求人際關係,就是安全的保障。其實沒有人知道,熱門的氣球,騰空後可以掛多久;用興趣當職業,人對興趣懂多少?人際關係似漂泊的浮萍,不要寄望能給穩定的蔭庇。   有些人忽然轉回,開始思考飄蕩裡,我要跟隨上帝,不跟著世人搖晃,因為上帝有應許:「以藍寶石立定你的根基,以紅寶石造你的女牆」。 藍寶石是硬度最高的礦物,不為其他的礦物所磨損,能夠在所有的石頭上留下刻痕,是雕刻不變的標準。紅寶石是最美麗的礦物,價值連城,難以估計。 上帝在你心的深處放置藍寶石,經得起考驗。   女牆是裝飾窗台的地方,那是你向外看去,與外接觸的所在,上帝在那裡放紅寶石。在你與外人的接觸,有寶血的赦免在那裡,為你而放置,成為你一生莫大的保守。   當妳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將發現父母的保護愈來愈少。這很好,不要懼怕,因為還有上帝,祂給最好的藍寶石,為妳內在根基,最美的紅寶石,為妳外在的保護。  親愛的孩子,這是妳二十三歲的生日,妳的父親給妳的祝福。在~以賽亞書五十四:11-13~裡。(幾年前,寫於我的孩子生日)

下台的實涵,感恩。

下台的實涵,是我的感恩 在一生中,某些關係的中斷,起初我以為是傷害,後來才發現是蒙福。 年輕時,我參加保護環境的工作。我到國外深造,1989年我回台灣任教,又在政府機關,擔任水污染管理與推動的工作。 我熱情,多做事。我有正義感,自認是捍衛台灣環境品質的第一線。我有學識,足能擔任這角色。我有資源,認識許多熱心的朋友,與在地的夥伴。 這工作有意義,幫助人,我當時不知這樣的看法,是自義的漩渦。我逐漸以為這工作,是因我而在。不知這是危險的自負,只是當時太沈迷於自己認為有意義的工作,忽略這背後有太多的危險:制度的僵化,經費的競爭,政權的改變,與擋人財路等,每個危險,可能吞噬我所有力量,依然還是無解。   2002年,政府忽然換了主辦人,狠狠將我清掃出門。我痛苦一年,失落更久。外界許多傳言,也不知是否真實,無從考證,無法猜測。 我怎麼辦?我學到一個功課,任何事情,無論自己多投入,身後都要綁一艘小船,隨時準備離開。因為另有任務,是我不知。不過,以後十年,想到這事,心中仍有不甘。 2014年,我請S.來學校演講。當年,政府要他取代我。我坐在教室聽他講,他提到所做的方法,所採用的技術,結合不同的政府部門齊心合作。我仔細傾聽,愈聽愈喜悅。我心裡真是釋放,別人若能做的比我更好,我何必留戀那一度的擁有與喜愛。演講後,我大力鼔掌,上前與他握手致敬,衷心感謝他為台灣所作的貢獻。 那一天剛好是我六十歲的生日,我走回辦公室,關上門,低頭禱告,感謝上帝,給我這麼好的禮物,不止掃去我心中的陰霾與不快,讓我再一次的面對,什麼是我存在的價值。 同學,我是個可以被取代的人,任何有意義的工作,我隨時都可以下台。我存在的價值,不是用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來證明。而是,我先有了價值,因此可以用做事來表明。不做事,無損我的價值。我在台下,也喜樂,而且體會更自由,更喜樂。

苦難同行

苦難與同行 苦難是奧秘,不是人所能了解。 我們若沒有那樣的苦難,請不要先給別人定論。苦難膚淺的解釋,只在加添人痛苦。苦難的人,不需要說法與意見,而是默默的陪伴與同行。  苦難使聰明的人癲狂,使智慧的人失去理性,使有能力的人憂傷,使強壯的人軟弱。苦難是最大的影響,使人失望。苦難強而有力,能將人徹底的擊垮。 苦難經常帶著控告,使人發出懷疑。苦難是帶刺的鞭打,使人痛苦到絕望。苦難是強勁的風,似乎能吹熄一切的亮光。苦難是無情的搶奪,使人回歸原本的赤裸。世界每天都有苦難發生,我們卻難以對其說明。  不過,我曾在憂傷的小徑上,與祂相遇;在絕望的幽谷中,與祂相逢;在死亡的邊界線上,見到主榮光。沒有抱怨,祇有盼望的重啟;沒有憤怒的火焰,祇有可以安歇的草場。  「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以賽亞書 53:1) ,自古以來,為何總是經歷苦難的人在宣揚? 同學,我對苦難沒有答案,只有,十架下的相逢。

感情的柔嫩像草必枯乾,不必陪葬

從單相思的失戀中,重新站起來   在我成長的過程,上帝藉許多人幫助我,其中有一個老媽媽,長期是我的禱告同伴。 我在1979年認識她,當時我正處於感情的低潮。我在大學一年級時,在營會遇見一個女孩,心儀對方的氣質,就自認是「上帝給的那一位」。以後三年,我禱告,等到大學四年級向對方告白。 結果是紅蘿蔔第一次走上愛情的舞台,就變成斷頭的刑台。紅蘿蔔哭紅了臉,也沒有用。怎麼自認的「上帝旨意」,會這麼不準?是自己的一廂情願,還是上帝跟一個純情男開玩笑? 其實答案很簡單,任何有氣質的女孩,都會有許多男生追求,自己沒有去追求,只在一邊單相思,是斷送機會。誰說上帝給的那位,婚前不能有任何異性喜歡?誰說別人不能去追求?但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就是搞不清,攪在情感裡,腦筋像漿糊,走不出低潮。 我對信仰很追求,在教會擔任許多服事,走不出這種幼稚的情感,更自覺羞愧。自己像隻小蚯蚓在吹大牛,牛皮破了,原來自己只是愛哭泣的小蚯蚓。這時有位老姐妹,我都稱她尹媽媽。她的家有個禱告會,邀我參加。不是追求服事,而是我的療傷處。療傷,是更深信仰的面對。 有一天,我問她:「像我這麼認真信仰的人,怎麼會走不出這段感情的泥沼?」她說:「有人在一樓摔一跤,爬到三樓也摔一跤。這一跤與那一跤相同嗎?」我說:「相同。一樣會摔跤,幹嘛還要上三樓呢?」。她靜靜地對我說:「不相同。三樓離主更近,離主近的人也會失敗,也會跌跤,但是意義不同,所學的功課不同,將來的體會也不同。不要因為跌跤,而輕視自己,否定過去的一切。主耶穌愛你,祂有美意。」 我漸漸體會,生命的軟弱,個性的柔弱,如同「草必枯乾,花必凋謝」(以賽亞書40:8)。該枯就枯,不用眼淚去澆灌;該凋就凋,不用連自己去陪葬。不是一頭鑽入情感的旋渦裡,而是信靠「惟有我們上帝的話,必永遠立定」(以賽亞書40:8)。我學習冷靜,慎思明辨。靠主,再上一層樓。

不公平

遇到不公平,我們需要安靜與等候主 每個人都有忍受的範圍,超出範圍,會產生難以理解的反應與行為。人都有極限,因此不要驕傲。 「我們咆嘯如熊…指望公平,卻是沒有。」(以賽亞書59:11),這是非常貼切的描述。黑熊、棕熊,或北極熊,憤怒之時,經常會連續大叫,嘶嘶作響,發出平常不會產生的音頻。 熊會亂叫,我們也不高明。太緊張,會發抖;受重壓,會大唬;受挫折,會不知所措;受誤解,將口無遮攔;憤怒之時,想以牙還牙。 人,有惡的本質。掌權的惡,幾乎是銅牆鐵壁。我們去衝,衝不出公義;我們去撞,撞不出公平。怎麼辦? 只有上帝。 同學,過去沒有公平,我也會如熊亂叫。現今,我學習等待與安靜,學習更多的交託,與仰望主作為。

瘟疫,疫苗。

瘟疫「疫苗」的發現者—哈夫金 1892年7月30日, 是近代醫學發展的重要里程 一個科學家宣稱 把霍亂的病菌吃入體內, 證明他的理論: 只要將病菌弱化,打入體內 讓身體產生抗體, 日後,即使感染病菌,可以減低危害。 他以自己的身體作實驗並公佈, 立刻引起外界的抨擊, 怎麼可以進行這麼瘋狂的實驗? 甚至懷疑他的報告是虛構。 但是,這是不得了的發現, 從此,可以解救千萬人的生命, 這稱為「疫苗防疫」。 這位科學家名叫哈夫金(Waldemar Haffkine,1860-1930), 現今已很少人知道。 哈夫金是烏克蘭人,他在1879年,進奧德薩大學(Odessa University)。當時的烏克蘭是俄國管轄,沙皇的政治極權,恐怖管理。位於俄國邊界的奧德薩,一度稱為「自由烏克蘭」區。哈夫金的父親是礦工,常帶他去礦坑,告訴他:「礦坑雖黑暗,最美的寶石,還在裡面。」 哈夫金上梅契尼可夫(Ilya Mechnikov, 1895-1916)教授的課,梅契尼可夫是個基督徒,他曾到德國遊學聽到福音。回到烏克蘭,梅契尼可夫傳福音給學生,信主的學生們組成一個地下組織「耶穌社群」(Society Jesus),每週聚會查考聖經,分享福音。這個組織後來出了許多傑出的科學家。 哈夫金在1880年成為基督徒,他寫下他的決志禱告:「願我的一生,以幫助多人,來為基督作見證(witnesses for Christ)。」1883年,哈夫金大學畢業,留校擔任梅契尼可夫的研究助理,專攻細菌學。此外也擔任奧德薩大學動物博物館的研究員。他在館內注意到早期烏克蘭發生瘟疫的事件,所留的記錄,他開始研究瘟疫與細菌的關係。 當時俄國的革命份子經常謀殺官員,四處引爆炸彈,鼓動農民反抗。政府強力鎮壓,許多大學的學生團體,被強迫解散,包括奧德薩大學的「耶穌社群」。 哈夫金冒著危險,自黑海搭船逃到義大利,又到瑞士當研究員。1889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知道他的消息,立刻聘他前來法國的「巴斯德研究院」(Institut Pasteur)擔任研究員。 哈夫金的工作,是沒日沒夜。他的實驗室寫著:「安全、效率,與有系統的研究。」他進行近代醫學最重要的突破—「疫苗」的研發。他先研究「霍亂」的疫苗。霍亂是著名的急性腹瀉傳染病,由不乾淨的水與飲食攝入「霍亂弧菌」(Vibrio cho...

瘟疫,工作倫理。

同學,瘟疫的發生,在提醒人工作倫理的重要 「求你容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祭祀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免得他用瘟疫、刀兵攻擊我們。」埃及王對他們說:「摩西、亞倫!你們為甚麼叫百姓曠工呢?」(出埃及記五:3-4) 瘟疫的發生,可以教導人許多正面的功課,其中之一,是在這經節所敍述的,瘟疫在提醒主管工作的倫理,不要求屬下做事沒休息,上班沒休假,連週日都要補班。 一定要給屬下有休假,週日去教會,更不能剝奪員工敬拜上帝的時間,不能記為曠職。尤其是對外勞,不像像埃法老虐待人,否則上帝將工作的祝福挪去,「瘟疫」就易發生。  工作的倫理,與減少傳染病有關。日夜工作,會使人疲乏,免疫力降低;每天操勞,使人失去警惕,容易讓疾病感染。多人重覆使用的鍵盤,疾病易由手指傳染;多人工作的平台,疾病易在接觸中傳播;多人的睡卧、起居與工作連在一起,疾病容易在人群中擴散。 工作是神聖的,休息也是神聖的。工作之外,到教會敬拜上帝,是眾人在上帝之前的平等。職位有高低,薪水有多寡,但是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 同學,若有人剝削這平等,瘟疫就會來,因在瘟疫之前,人人也平等。

第一手水利史

第一手,接觸台灣的水利史 老農夫告訴我:這是台灣古代背磚、石頭、木頭的架子,可能最後所剩的一個。我問他:「最近是什麼時候背它?」他想了一下說:「我現在82歲,我是28歲背這個。」我又問:「你當年背什麼?」他說:「陽明山的山上多長石,我背石頭下來。」我問:「石頭多長?」他說:「2公尺」我再問:「背石頭下來做什麼?」他說:「早期唐山過台灣的老師傅,在此教人打石,我們用石頭作水路,與引水涵洞上架的基石。」

無花果樹下我就看見你了

同學,當我在獨自一人的舞台時... 曾經在多少的深夜,自己像是一個話劇的演員,孤獨的走上一個舞台,講幾句台詞,那是深處的獨白,傳出在一片黝黑的劇場。 我以為沒有人聽到,這不是公演的時候,也以為沒有人知道,這不是預先安排好的地方,我呼喚:「主啊,祢在哪裡?」「祢知道我在這裡嗎?」 耶穌的回應,我聽不到,聽到的是耶穌對祂門徒說的話:「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約翰福音一:48)。多少的難處,祂已看見。多少的自責,祂已知道,祂不定罪。多少的悲傷,祂已明白,我才知祂的拭淚。 同學,原來我獨自一人時,祂是我的觀眾。如今,我的舞台下有許多的觀眾,我只紀念,那惟一的觀眾。

義人的家

同學,當父親的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義人的家必蒙福        聖經裡的箴言,是上帝的啟示,也帶著一個智慧者--所羅門王的懺悔。「義人的家,必站得住」(箴言十二:7),所羅門王在寫這一節時,他的心中可能何等的絞痛。他是罪人,他的感情混亂,家就混亂。他寫的,在印證上帝給他的審判。他的敘述,在證明他的損失。     所羅門王在謙卑時,向上帝禱告,有上帝給他的智慧,帶來國家的強盛。國家的強盛的結果,竟然淪為他在色情的享受,與淫穢,他的能力,使他淪成為諸邦送來美女的配種豬。智慧還要加警醒,否則智慧守不住,成功與權力帶來的敗壞。    所羅門王的感情腐敗,使他的家站立不住。他的孩子成為暴走族,國家也完了。色情的引誘,使人失智慧,最後他淪為拜偶像,與敵人的笑柄。    願我的家,是義人的家。世界再怎麼敗壞,社會再怎麼鼓勵淫慾,媒體再怎麼充斥暴力,不用怕,這些都移不走義人之家的根基。主,是我信仰的根基,是我家的根基。    同學,你即將結婚,我要很嚴肅的告訴你,你是好丈夫,必需站在這義的根基上,你與你的家必蒙主保守,必站得住。我要給孩子留下什麼,是最好的禮物?主耶穌的救贖,是我的根基。

鱷魚

同學,約伯與鱷魚   鱷魚是兩棲爬蟲類,不過早期的中國人看這種動物經常泡在水裡,就劃歸於「魚」,連「鱷」字都有魚字邊。公元819年,著名的唐朝文學家韓愈(766-824),反對皇帝唐憲宗迎佛骨,被貶到廣州潮安縣。   潮安有溪名叫「鱷溪」,溪內有魚,名叫「鱷魚」。鱷魚力大殘忍,人人看了張口驚呼,難怪鱷魚的鱷字有多口。韓愈沒有教在地人抓鱷魚,作鱷魚皮包、鱷魚皮鞋,或用鱷魚蚊香的品牌來驅蚊,他在此寫一篇「祭鱷魚文」,叫鱷魚趕快離去,不要擾民。也許韓愈是在藉趕鱷魚,來諷刺皇帝。   鱷魚的英文crocodile,是源自拉丁文的kroke-drilos,意即「石頭之蟲」,表示早期的人認為鱷魚,像爬在石頭上的大蟲。鱷魚在石灘上曬太陽,但是不是蟲,若不相信,靠近一點,鱷魚在陸地獵物是邊爬邊跑,速度可快到3-4公尺/秒,若不跑快一點,會被追上。   約伯在自訴自己的悲哀時,一開始就提到:「願那夜沒有生育,期間也沒有歡樂的聲音。願那咒詛日子,且能惹動鱷魚的咒詛那夜。」(約伯記三:7-8)。「惹動鱷魚」在英文是raise up their mourning. Mourning在英文是「哀傷」。 早期的以色列人稱怪獸有幾個稱呼,其中一個是mourning,怪獸的攻擊,讓人哀傷。Raise up是撥開眼睛,當人或動物在闔眼睡覺時,去撥開他或牠們眼皮,瞧瞧眼睛,的確是在惹動對方的憤怒或攻擊。   將mourning譯為鱷魚,是貼切的。鱷魚最大的弱點在眼睛,攻擊鱷魚其他部位,牠不太在乎,攻擊眼睛,鱷魚立刻回擊。此外,鱷魚是自然界,除人之外,少數會流眼淚的動物,似乎鱷魚的流淚可類似牠的哀傷。 同學,鱷魚可以長到8公尺以上,可將人、鹿、牛一口咬住,的確是巨大凶猛的野獸。人若要去撥開這種凶猛動物的眼皮,一定會後悔,憎恨自己的無知。

河馬

同學,讓河馬教授介紹他的好朋友—河馬   河馬是我的好友,牠是一種看起來,有點滑稽的動物。嘴型是一道向上彎曲的孤線,好像在微笑。牠張開嘴巴時,嘴巴上顎可以舉得比頭高。   河馬的主要食物是水中的植物,牠的大嘴,能夠快速的把水中飄來飄去的植物放入嘴中,正是「闊嘴吃四方」。河馬的嘴巴有二對暴牙,能把水底的植物連根鏟起。嘴巴內還有二排細牙,可以把植物嚼碎。吃飽的河馬,有時也會張大嘴巴,仰天長嘯,鼻子「哼哼」噴氣,這代表牠很飽足。   成熟的河馬,身高一‧五公尺,身長四公尺,體重可達五千公斤,牠在水中走路時,簡直就像是一個鐵桶在河床上滾動。河馬在水中吃草,又跑來跑去,把河道底泥都給踩硬了,使得河川比較暢通。     河馬的重量實在令人肅然起敬,很難想像,光吃草就能長得如此龐然。還好,河馬沒有瘦身減肥的需要感,否則太輕的河馬,祗能像鴨子浮在水上,對河川疏洪了無幫助。   河馬大部分的時間,是在水中,在晚上,河馬會上到陸地。有些河馬會走幾公里遠,甚至爬到山上,吃一點陸地上的植物。     這時候,人驚嚇到河馬,是很危險的事,受到驚嚇的河馬,會沒頭沒腦的到處亂跑,牠是天生的近視眼,所以一跑起來,根本分不清前面是人?是樹?若被五千公斤重的牠撞到或踩到,後果不堪設想。   除了人類以外,河馬幾乎沒有天敵。但是河馬很害羞,牠寧願用大部分的時間,把自己泡在水中,或躲在水邊蘆葦的茂密處。河馬最怕熱,牠身上沒有毛髮為牠擋住陽光,也沒有汗腺為牠排一點熱氣,唯一的避暑之道就是跳入水中,尤其是躲在蓮花葉下,可以吃喝快樂。河馬在水中久了,也會在水中睡著。  即使下大雨,河川水位暴漲,河馬還是在水中照睡不誤。河馬必然有幾把刷子,才能在水裡混。當河水滿過河馬時,河馬的鼻孔內有一道凸出物,自動把鼻孔關閉。  河馬是用肺部呼吸,在水中睡久了,會沉到水底。河馬可以沉入水中數分鐘,等到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太高時,河馬仍會浮出水面;又打開鼻孔,吸一口氣,再沉入水底。 很少有陸地動物,有河馬這種本領。因此,洪水氾濫之日,河馬在水底也安然。   同學,河馬主要生長的地方是非洲,臺灣沒有產河馬,可以到動物園看看牠,尤其是在心情煩悶的時候,應該去看看河馬,思想一下上帝的作為(聖經約伯記四十章15節),你會發現生命原來可以這麼單純,這麼容易富足。我為河馬,感謝主。

瘟疫

瘟疫若像本教科書,是要教導人什麼? 「我若伸手用瘟疫攻擊你和你的百姓,你早就從地上除滅了。……你還向我的百姓自高,不容他們去嗎?」(出埃及記九:15、17) 瘟疫有個特性,深入每個層面,叫人配合;控制所有的活動,叫人關注;影響許多人的行程,必須先遵照病毒去留的行程。如果不遵照,就有危險。 瘟疫若像本教科書,是要教導人什麼?上帝提醒人:與瘟疫相對的,就是人的「自高」。自高自大,早就深入每個文化的層面,控制人的活動,左右每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的表現與抉擇。 人的自高,像是有權者在路上矗立的柵欄,要經過此處,必須有我的同意,這是可怕的絆腳石,要我相信什麼,必須我先願意;要我接受什麼,必須是我選擇;要我順上帝的意思?上帝必須先順我的意思。 自高,是許多的包裝,裡面潛伏的是人可怕的罪。是撒旦起初給人的引誘「你們便如上帝」(創世記三:5)。自高是人的驕傲,像是個甜蜜點,吸引瘟疫點前來,自高是人光明面背後的黑暗,需要主耶穌的真光來照耀,否則帶來更多的淵面黑暗,空虛混沌。 人的自大,是與瘟疫相對,自大是可怕的導火線,也是埋設深處的引爆點。病毒的任務,只是點個火,教人看清自大的所在,是叫人要謙卑。 同學,瘟疫若像本教科書,是叫我讀明白,這一切是上帝的權能,還是人的自高 ? 如果還是人的自高,病毒可能不離開。上帝,願你赦免人的自大,給人謙卑的心,悔改的靈,與禱告的心。

沮喪

同學,不要被人罵,就沮喪 「我的仇敵終日辱罵我;向我猖狂的人,指着我賭咒。」(詩篇102:8) 這是罵來罵去的時代,每時每刻都有人在互罵,因為人越來越猖狂,罵人太隨便。 什麼是「猖狂」(mad),這字很有意思,原意是有聲音,卻沒有內容;有顏色,卻沒有實質的畫作。 猖狂的人,喜歡用話語傷人,用咒罵的方式,將不好的印象,灌入人的心裡。猖狂的人喜歡表演,強調外在的顏色,給人注入式的印象,將人染成與猖狂一樣的顏色,其實沒有做甚麼事實。 我們在世界上,會遇到猖狂的人,他們愛罵的人。不要怕,他們不過是失焦的雜音,失調的走音,用罵浪費生命。也不要因他們沮喪,他們是將傾之牆的斑駁雜色,是沒有實體的色澤。 同學,罵人之聲,終會過去,猖狂之色,會被沖去。他們罵我們,真正辱罵的對象,其實是上帝。上帝稱猖狂的人,不是你的仇敵,-而是「我的仇敵」。當上帝的仇敵,是很可怕的結局。

老師2

同學,我的老師是閃電式轟炸偵察機的機長 科隆(Ray krone, 1922-2000)教授是我「波浪力學」的老師,他長的高瘦,一頭白髮,不曉得是不是皮膚的病變,他的臉比一般白人的臉更白,我們私下稱他「白臉教授」。 他講話的聲音很慢,但是走路的速度很快。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美國黑貓偵查航空隊( Photo Reconnaissance Squadron ) 擔任P-38(閃電式轟炸偵察機)的機長,多次進入敵人領空,拍攝照片,提供情報,獲得勲章的飛航英雄。 他來上課時,剛經過一場嚴重的心臟病。無法站著講課,坐在椅子上教學。波浪力學有許多的數學,他又在課程裡,加入一些新的研究,增加課程的難度。修課的學生開學後就一直減少,最後約剩5-7人。他也不以為意,帶著微笑,繼續授課。我記得他的冷靜,後來體會,什麼是上課不受學生影響的教學。過了加退選的時間,他開始帶學生出野外,請我們吃飯。 有一天,他開輛九人座的車子,載我們到舊金山海灣看海。他開車時,不太說話。抵達海邊也不說話,只自車後拿出一把大鏟子,扛在肩上,載著帽子,大步走向海灘。他選個地方,坐在灘邊看海。起初我們不明究竟,坐在他身邊,陪他一起看海。幾分鐘後,他站起來,在海灘上用力鏟了一個洞,而後講解過去多年,海浪對海沙粗細、排列、方位的影響。然後他問我們:「你們認為一百年後,這裡會怎麼樣?」 科隆不只是位教授,也是傑出的海港工程師,他建造不少港口,包括加州舊金山灣的海港。他從來不講所做的港灣工程,帶來多大的經濟好處,卻講港口建造對周遭海灘與河口的漂砂的關係? 他要我們牢牢地記得,我們所設計的工程,百年之後,會有什麼影響?而不是只用短期的效益來估量。他教我們思考「有形的工程,如何顯示無形的價值?」「工程是為了人類一時的需求,還是有更深的意涵?」「工程是為了偉大的成就,還是證明人的渺小?」他問這些問題,是我在工程學科的書本上,沒有看過的。 但是我怎麼知道,現今所做的工程,百年之後會如何呢?大學沒有一門課叫「百年之後」。他教導我們,成為一個工程師必須先學習成為大自然準確的翻譯者,認識上帝留在大地的,有些可以更動,有些不要隨意去更動。他要我們學習在海邊聽海洋的動頻,在河口看到自然運轉的旋律。工程是為了人的需要,工程師要提升人的生活方便,但是為人類提升水平的人,必須知道自己的能力的有限。一百年之後將如何?那是任何工程師無法回答的題目,...

老師

同學,善於觀查大自然的老師 我上漢廷頓(Gordon Huntington, 1919-2002)老師的課時,他已經快退休。由於聘不到新老師,請他再回來教。他的個子不高,約160公分,站得很挺;滿頭白髮,梳得整齊;滿臉皺紋,笑得慈祥。他教「土壤分類學」(Soil Classification)。 分類學有許多專有的名詞,與難以理解的經驗性判斷,有許多要記憶的內容,是系訂的必修課,我硬著頭皮去上課。 漢廷頓老師似乎知道學生的難處,他用野外觀察,來替代背唸;用親自接觸土壤,體會區分的準則。他常帶學生到野外,每人一把鏟子。他先挖一公尺的坑洞,他跳下去,為學生講解土壤剖面的意義,與形成的原因。 他的觀察銳利,土壤的顏色、土粒的排列、土層的走向、土壤中的沉澱物等,經常一眼就看出。他的手粗糙,卻高度的靈敏,將土壤放在手中搓、揉、壓、推等,就可以知道土壤的粗細與質地。他經常一邊走路,一邊彎腰撿土壤,看一看、聞一聞、搓一搓,就可以講出一堆別人不知的資訊。他讓我體會分類很好玩,是學習洞察大自然最佳的途徑。 他的課,我的成績只是中等。課程結束後,我仍覺得意猶未盡。隔年聽說系上仍未聘到土壤分類學的老師,請他又回來教,我又去旁聽一學期。後年,他又回來教,我再去旁聽。 我學習他如何用現地觀察,去產生第一手的知識。他看我同一門課竟然上三次,講解時常站我的旁邊,讓我看得更清楚,聽得更仔細。 漢廷頓老師它在學期末都會講一段話,作為課程的結束,他說:「人為的分類系統,一定有例外。再完整的分類準則,都無法精準的區分土壤的變異。」我知道這是他一生研究土壤分類最終的心得。 同學,你們覺得我善於觀察大自然,我從這位老師,學習很多。而我的心得是,重要的不單是知識,而是學習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