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1的文章

網站成癮

認識「網路性刺激」對青少年世代的危險 英國有一著名的資訊公司,叫「數據監測公司」(Datamonitor Company),這公司整合環球網路流通資訊,分析大數據,整合共通性成情報或資訊,提供各國政治、經濟、市場行銷、教育行政、公司策略等參考,環球至少有8,000家公司,使用這家公司的資料。 其中,有一份綜合多年監測的結果,非常觸目驚心:網路使用者,50%的資訊流通量是與「性」有關,30%是與「電玩」有關,剩下的才是其他方面如新聞、氣象、體育、美食、社會動態等有關。這現象,非常值得我們警惕。 許多孩子,長時間使用手機,都不知道產生的結果。網路成癮的孩子(目前是3-10歲),接觸大量的性刺激,大腦容易受到影響,成長時衍生成為「性變態」(sexual perversion)、「性偏差」(Sexual deviation)、「戀童癖」(Pedophile)等。 尤其是孩子在性別探索(10-15歲)時期,大量的「色情照片或影片」,會讓年輕人產生「性錯置」(或特殊性癖好,Sexual misplacement)。 目前完全不知道,這些改變,是如何被網路性刺激,誘發造成。有這些問題的人,大都自認沒有問題,拒絕診斷、協談等,更成為精神醫學領域的空白。 人墮落之後,最大的扭曲是「性」的扭曲。人的腐敗天性,上帝稱為「肉體的情慾」。「肉體的情慾」力量大到,可以與聖靈的力量相爭,非常的可怕。 我要告訴孩子,網路語言不等於真實的信息,網路影像多有剪接,網路照片多經修飾,網路甜言蜜語不等於見面溝通的言語。所以沈緬於網路,會使人孤單;因著孤單,再沈緬更深,逐漸使人成為網路色情網站、色情愛好者的獵物。「肉體的情慾」,是青少年最大的網羅。 許多色情網,站架設在國外,法律不易制裁。背後的掌控者不易抓到,落網的大都是外圍的工作者。 除非青少年人,自己有覺醒,很難脫離。小孩的父母對此要有認知,願管教與負責,否則網路時代上網成癮的青少年,容易受到引誘,沉迷更深,產生思考性的錯亂,性行為的扭曲,情緒上的急躁,忍受力的降低,無法與人面對面講話(眼睛轉向別處),無法控制的性衝動,退縮的孤單。更嚴重的是,心靈的混亂,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性,也不想知道。 這是一場爭戰,戰場不是只在教育層級、心理輔導層級、哲學層級、法律層級、政治層級,更有屬幽暗靈界的層級,幾乎打不贏。如同使徒保羅對以呂馬說:「你這充滿各樣詭詐奸惡,魔...

給年輕的事奉者—為什麼教會的領袖,經常傳出性醜聞

給年輕的事奉者—為什麼教會的領袖,經常傳出性醜聞? 本尼特(Robert Bennett, 1939-)是美國著名的律師,他曾調查美國天主教神職人員的戀童的訴訟案,與一些受害的青少年對談,他在「National Review Board for Protection of Children & Young People」擔任委員。 他在這委員會,講了一句多年調查結果,他下這個結論:「太多人對教會領袖有過多的信心,與過於輕易的赦免。」 權力的發酵—孌童 他發現有性醜聞的神父,寬恕之後,如果又回鍋任神職,40%以上又再犯性犯罪,例如性騷擾、性接觸、性非禮等,而且對象大都是男童、少女,這是可怕的孌童罪惡。使得近代的天主教神職人員,蒙上性淫亂的污名。 本尼特的報告,成為天主教教庭,無法再包弊這些孌童神職人員的導火線。 只有天主教如此嗎?不!基督教也是如此,近代許多的著名的牧師、傳道人、解經家、神學生、團契輔導、小組長、事工領袖等,也因性醜聞,紛紛下台。 更離譜的是,教會持續有些人,還欺壓已經受到性侵的年青人,怎麼可以控告屬靈的領袖? 這些屬靈的領袖過去勞苦功高,如今需要一點休閒、娛樂,難道受性侵的年青人,不能順服一點、忍耐一些嗎? 叫他們閉口。 要求赦免加害人,以為這不過是大事化小事的「一場誤會」、「都是謠傳」等,傷害了許多人。這樣不公不義的事,實在可惡到極點。我為此事,非常難過。 包庇性的寬容不是來自真理的愛 為什麼這種事會一再發生?為什麼這種人,會一再出現?為什麼這樣的惡,還有人忠心的跟隨?有許多流行的說法,例如「這不過是誤解」、「這是牧者之愛,只是過度一點」、「這是祖孫情(或是父女情、母子情)」、「這是老年失智,非意識不當的行為」、「這是跨世代,對感情表達的不同」、「這是大腦病變產生的性衝動,不是性犯罪」、「孤寂領袖,需要羊群給的回饋」等。 上帝早就藉著祂的僕人使徒保羅說了,在哥林多教會:有人「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有人「恩賜一樣沒有不及人的」,有人「說方言的」,這樣的人就很偉大嗎?這樣的人就是高舉主名嗎?這樣的人就是我們佩服的模樣嗎?不。 使徒保羅卻說,其中有人是「姦淫的、作孌童的」(哥林多前書六:9)。 不要以性快樂為人生的滿足 為什麼會這樣?當這世界權力發展到極致,人就會與性犯罪連在一起。愈被禁止的事,有權力的人,就愈喜歡去挑戰禁戒。 男性領袖權力的...

聖經教導我幫助離婚陰影下,尤其是鬱燥症情緒的孩子(與學生)

孩子啊,離婚陰影不折翼---- 聖經教導我幫助離婚陰影下,尤其是鬱燥症情緒的孩子(與學生)     父母親的離婚,對於成長中的孩子,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家庭的破碎,對孩子的傷害,是父母親短期看不出來的,卻是很嚴重。      我在大學當老師多年,遇到許多這樣的學生。我有時在國、高中演講,遇到來自單親家庭的學生,越來越多。     早期,許多婚外情大都先是男性的婚外情,近幾年,有些婚外情是女性先有外遇。試探,越來越多。藉口,也越來越多。      夫妻離婚的時候,孩子日後的心靈、性格,經常不是他們考慮的優先。近代的法律,訂定只要一方提出離婚,就可以離婚。即使一方堅持不離婚,市面上也有些律師,教人出國與外遇登記離婚,或生孩子造成事實,實在不應該。      我遇到一些出事的學生,有在父母為離婚吵架時,孩子當他們的面,跳樓自殺。有的學生在父母離婚後幾年,產生性別錯置,或是不知如何與異性交往,甚至拒絕與異性交往。有的學生很早就與人同居,尋求愛的認同。 有的學生長大後,堅持不結婚,以免步上父母親的錯誤。有的學生對長期的委身失望,對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事,容易感到絕望,以致成績一落千仗,最後休學或退學。      這些大慨都是他們的父母一方,起初在尋找婚外情時,沒有為孩子想到的後果,以致他們是滿足自己一時的情慾,犧牲孩子正常的成長,婚外情是犧牲孩子來交易。     我深知許多孩子在4-5歲時,對他們父母的離異,就受深刻的傷害。許多孩子誤以為父母的離異,是他們不乖、不好、不可愛、不聽話的緣故。這是孩子可怕的誤解,產生許多可怕的後果,例如自我處罰的自割、自殘、自殺。     父親或母親的不忠實,對孩子是親情的損失,情感的失落,這些都是無法被其他取代的,是孩子的損失。    初期,他們的父親或母親,可能不容易看出,以為孩子沒事。逐漸地,就會看到孩子在改變,走向偏差。這包括: 第一、孩子容易憤怒,情緒起伏很大,內在憤怒的累積,埋下青少年的鬱燥症(bipolar disorder)的前兆。 第二、孩子的生活習慣將改變。晚間他們偷偷哭泣,不易入睡,白天變的昏沈,逐漸暴飲暴食,沉迷...

「性騷擾」與可能成為另類的霸凌

「性騷擾」與可能成為另類的霸凌 自古以來就有霸凌(Bullying),霸凌是強迫別人,做不願意做的事;是欺凌別人,讓人害怕、憤怒、懷怨、無助、情緒激動,來達到不好的目的。近代,許多學生導致不敢上學,成績低落,難以入眠,沮喪退縮,甚至自殘、自殺,是在學校遭受霸凌。有些校園鬥毆、兇殺案,也是來自霸凌。 近代的媒體與網路,也常以責罵、伍辱、攻擊、幹話等,當霸凌別人工具。 有些法規,也可以霸凌別人的工具,像告人「性騷擾」,是近來校園學生告老師,常用的方式。我們要小心,學校的「性平等委員」,可以正確使用,也可以誤用,甚至賤用。 我知道有些老師被告「性騷擾」,實在是罪有應得,但是有些老師是被誤會。有些是學生的背後,有特定組織在操控,或是教師間的不合,用學生或助理來誣告,讓對方接受一系列的調查,來打擊。 甚至網路上,開始有聘學生來做這做那的團體,當然有收費用。 我鼓勵老師,上課請人錄音、錄影,保留第一手的證據,必要時,可以保護自己。因為有一些學生告老師上課語氣、內容、眼神、動作、給成績,在「性騷擾」他(她)們,或是有「性騷擾」的感覺,而老師右提不出現場的證據,以致被調查,甚至含冤,被學校停職處分。 我處理過的案子,是男女朋友分手,女方上警局、法院,告男友「性強暴」,而被下令要求,只要女方來上課,男方就不能進學校,以致退學。我調查後,知道關鍵在男方,將兩人的性關係po上網,傳給一個同學,誇大自己的表現。 後來,他想收回,已經來不及了,同學未守秘密,傳給多人,他後來有憂鬱。 校園,不再單純。愛的教育,需要重新定義,否則請你提防「性騷擾」。

當孩子(或學生)爭吵時,父母的情緒管理

當孩子(或學生)爭吵時,父母的情緒管理 當孩子(或學生)大聲爭吵、咆哮時,這是上帝給我們的一個機會,體會主藉著使徒保羅寫給教會的勸勉,「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加拉太書四:19)。 爭吵的底限,不是你對我錯,也不是你錯我對,而是基督成形在我們的心中,這是人在情緒中,以禱告主,成為我們爭執的轉換,轉到主耶穌基督的身上。 願我們以耶穌的公義,為公義;以耶穌的聖潔,為聖潔;以耶穌的生命,為你的生命;以耶穌的恩典,為恩典。只有祂能改變人,是像祂,不是像我或你。是生命的問題,不是誰要服誰,不是誰要遷就誰。 不同立場的爭吵,不是講理,可以平息。情緒漲溢的咆哮,不是昔日的感情、親情或恩情,可以維繫。感謝主,在祂的恩典下,是一種重新再來的產痛,卻是一種全新旅程的開始。一種聯結重繫於基督,成為我們彼此關係的更新與成長。 這是吵架之後,主愛手重撫,在我傷痛之處的醫治。這是爭辯之後,不是就毀了,不是就完了,而是耶穌基督在我們心裡,還有成形的恩典。 什麼是「成形」(formed)? 這是服裝剪裁的用詞。是師傅對衣服的修整,長的剪短一些,短的綴長一點,寬的瘦身點,緊的寬鬆一些,難看的加些裝飾,浮華的去掉一些等,使服裝更合身。 成為上帝的兒女,並不需要完美,爭吵有主救贖,因為我們雙方,都在祂的修剪過程。是種痛苦,卻是更新;是種重整,扭正彎曲;是主的醫治,內心更適合作工。 我們是不是問題解決了,生命才成長,信仰才得堅固? 不。我們是帶著問題,在主裡成長,甚至是沒有答案的問題,在成長。 是的,問題是給我們機會,體會直等到基督成形在我們心裡,而成長。

為什麼對政治的狂熱,會使人憂鬱?

為什麼對政治的狂熱,會使人憂鬱? 我喜歡讀聖經,因為聖經在教我上帝怎麼看事情。聖經在啟示我們,上帝是聖經被背後的作者,上帝的作事有法則,我們是祂的創作,因此我們的存在有意義;大自然也是祂的創作,因此學習有意義,也很有意思。 讓我舉個例子,上帝在聖經,把「惱怒」(wrath)與「結黨」(strife),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惱怒、結黨---」(加拉太書五:20)。 結黨是屬肉體的情慾 上帝把「結黨」,視為「肉體的情慾」所結的「果子」。可見我們常見的結黨,是個現象,裡面還有更深的。 結黨,不是「政黨」(party)。上帝沒有支持任何的政黨,也沒有反對政黨。雖然政黨的權力圈裡,可能常有結黨、營私的齷齪事。美好的政黨組織是有理想,是為合作,幫助更多人;但是營私的結黨,是形成小圈圈,互通利益,打擊異議。 「政黨」可依著不同的主張來區分,結黨是惟一的「黨派」。「政黨」很多,「結黨」只有一個。「結黨」是在組織、團體內,有陰謀或密謀的事,是權謀的伎倆,利益的互換,權力的把持。是以結黨的力量,來刺激對方,引發爭吵;激動憤怒,讓人生氣。 結黨是政黨腐敗的原因 當政黨不再光明磊落,就容易有結黨,產生烏煙瘴氣。這是人性的敗壞,古今中外皆然。 結黨的偏差,是使人彎曲如蛇,顯示心思偏斜,令人「惱怒」。惱怒的原文,是人失去平衡,急速的呼吸或氣喘。上帝在創造人的時候,對人吹口氣,使人有生命的氣息。我相信上帝的這口氣,絕對不是怒氣,不是喘氣。 未來的主權在上帝 近代,普世性的迷思是,許多人相信:「我們的未來,完全由政治決定」。許多人落在這種迷思,而每天看政論節目,看到深夜,成為政論節目的鐵粉,誤以為看政論節目,就是關心國事。結果許多人是非不分明,徒有政治議題的狂熱,以致活著,對別沒有興趣,只有政治。 這種政治狂熱,我們需要保持距離,以免成為結黨的附屬品,使自己終日處在惱怒的狂熱中,一見到人,就講政治,不講政治,就沒話題。 政治狂熱後的憂鬱 無論年輕人或老年人,政治性的狂熱會使人血壓急劇上昇,心跳迅速加快,睡眠受到嚴重的干擾,情緒處於爆發的臨界點,大腦像是不斷地處在壓力下。變成嘴巴像按鈕(某一頻道、某一話題),性情就急劇變化。長期黏在結黨,憤怒使人憂鬱,狂熱傷害身心,毒化自己的大腦。 請不要把我們的熱情,拿來為結黨之爭生氣,請不要把人倫關係,拿來作結黨祭壇上的祭物,非常...

什麼是合上帝心意的工作報告 ?

什麼是合上帝心意的工作報告 ? 使徒保羅與巴拿巴,由安提阿出發,到各處傳福音,後來他們又回到安提阿。聖經記著他們回來後,做了報告,「到了那裡,聚集了會眾,就述說上帝藉他們所行的一切事,並上帝怎麼為外邦人,開了信道的門。」(使徒行傳十四:27)。 上帝借這記載教導我們,什麼是合祂心意的工作報告 ?  第一、我們所做的,是上帝藉著我們行的,這是與祂同工,不是我在打天下。第二、工作有成效,是上帝在開門。不是我們的力量,打開什麼福音的門,不是我們的策略,進行了什麼福音市場的行銷。工作沒成效,是上帝未開門,認識這一點,也是不錯的成果。 我的成果,若強調是靠自己能做什麼,那是我的驕傲。成果是靠我自己的頭腦、力量、經驗、愛心、人脈、方法等,結果我能為上帝做了什麼,那是我的誇大,是虛偽的榮耀,是很肉體的肉麻。 上帝沒有我,也可以成就。祂創造宇宙,沒有我。祂創造時空,沒有我。祂下滴小雨,沒有我。祂讓鳥飛、虫鳴、花開、樹長、北極熊冰上散步,都沒有我叫。 上帝藉著我完成什麼,是祂的恩典,使我有份於祂的事工,如果工作有什麼成效,是上帝開門。上帝的工作,是上帝自己在完成,我們只有再一邊,讚賞的份。 願我們的分享,是在上帝的恩典與真理上。沒有我,上帝的工作照樣進行,我能夠參與上帝的事工,是主恩典。 我們是罪人,如果不認自己是罪人,參與任何的宗教活動,將是世界上最危險的事。人在宗教的事上,會獲得最多的利益。超過常人的膜拜,高度的名聲,聖人式的推崇,人會在裡面膨脹、迷失,忘了自己是誰,落入罪中。 每一次的事奉,我們都是站在蒙主恩的基礎上,完成的,我是罪人沒有什麼可誇,除非我喜歡很肉體的肉麻。

我們是愛傳福音,主的小強

我們是愛傳福音,主的小強 使徒保羅與巴拿巴在路司得傳福音時,上帝的能力與他們同在,醫治一個兩腳無力的人,但是逼迫也臨到,有些人「就用石頭打保羅,以為他是死了,便拖到城外。」。(使徒行傳十四:19)。 上帝用這記載,勉勵我們常在街頭傳音的人。保羅對眾人傳講永生之道,眾人用石頭回敬他們,甚至以為打死了(大慨打昏了),還拖出去。 早期,馬偕來北臺灣傳道,有些人信主,也有許多人對他潑糞、倒尿。他到那裡傳福音,都有人罵他,對他丟石頭、恐嚇要殺他,福音就在這樣的光景傳開,教會得建立。今日,那我們呢? 石頭在那裡? 糞便在那裡? 我喜歡這一節聖經,因為傳福音的人,主耶穌給他們三種本領: 第一、我們可以用別人丟給你的石頭,來建立福音的碉堡。反對者丟來的石頭越多,建造的材料就越多。漫罵者丟來的石頭越大顆,建造的材料就越棒,謝謝啦。 第二、傳福音的人有被打昏,卻有打不死的能力,不斷經歷主保守。傳福音的人,有時真像打不死的蟑螂,愛與未信主的人同在,這是我喜歡蟑螂的原因,牠教我傳福音。 例如,我是基甸會臺北第九支會的會員,在臺北中正區的街上發聖經。我們發聖經,經常被人拒絕,許多人看到我們,就像紅海,從我們身邊分開,實在很有趣,像是摩西的經歷。我們還是傳福音,還沒有為主,被人丟過石頭。 第三、傳福音的人有被拖出去,還可以再回來的能力。我們為主讀書,成績不好,被棄絕了,還會再回來。我們為主上班,老板若不喜歡,該升遷時沒有給升遷,該加薪時沒有給加薪,還會喜樂作下去。主的恩典,有讓我們再回來的彈性力。與主有聯結,越彈越有力。 不要以為我是講員,一定站在上面講。不要以為我是教授,一定要有鼓掌的場面。不要以為我很努力、正直,政府一定喜歡我。只要有傳福音,無論你多棒,石頭就會飛過來。 教授是可以在街頭發聖經的人,即使在世界上,為主掃去地上的一塊狗糞,我也很喜樂。 常常傳福音,就有三種屬天的能力,叫我蟑螂吧,因為我們是主的小強。

不要網路成癮,就不易受到「網軍」的攻擊

不要網路成癮,就不易受到「網軍」的攻擊 使徒保羅與西拉傅福音時,有人相信主,也有人心裡嫉妒,用聳動的方式,攔阻他們,使他人聼不到真理與福音。這是聖經所記載的:「但那不信的猶太人心裏嫉妒,招聚了些市井匪類,搭夥成群,聳動合城的人。」(使徒行傳十七:5) 自古以來,市井匪類搭夥成群,聳動眾人,反對真理,非常常見,這是腐敗人性的果子。近代的報紙、媒體、與網路,也淪成少數人,招聚結合,操縱多數人的工具。在21世紀,最著名的是「網軍」,以網路攻擊與論斷,聳動衆人的情緒,操控多人的判斷。 「網軍」,更成為近代許多政治人物,打擊對方的網路軍隊。這樣的發展,大概是起初設計社群媒體的人,沒有想到的。使用「網軍」的攻擊,像是蜘蛛網的編法,不斷地伸展出去,捕捉獵物,網中的蜘蛛很可怕。 我們要像老鷹,看高一點,飛遠一些,不落在「網軍」的水平。或是常到野外散步,看上帝的創造,聽風的聲音,聞美好的花香,與遇到的人問好。 不要使用網路成癮,如果一天使用網路超過6小時,是嚴重網路成癮;超過3小時,是網路成癮;約1小時,就合理使用;約0.5小時,是有節制。 網路成癮的人,容易落在「網軍」的蜘蛛網裡。乾淨的環境,需要掃一掃蜘蛛網。 我相信真正的自由,是帶著節制,而非放縱。真正的民主,是尊重對方,而非以己所要,強諸於人。真實的表達,不需用定罪,才要对方屈服。美好的文字,不需用責駡,與人身攻擊來表達。 我每天使用網路,約0.5-1小時,手錶放在電腦旁,時間一到就關機。發現有誤,也不回頭改。 在「網軍」的相互攻訐裡,我相信上帝在至高之上,有祂的判斷。祂的感動與影響,超越在「網軍」的聳動之上。

暴力美學

請不要落入「暴力美學」的報復漩渦裡 使徒保羅在耶路撒冷時,他帶4個人,到聖殿行潔淨之禮。猶太人看見保羅,就聳動眾人,下手拿他,他們拉他出聖殿。聖經寫道:「他們正想要殺他」(使徒行傳二十一:31),亦即他們不經公開審判,就給人私刑。 上帝藉這節聖經,當人有可怕的自以為義,會對不同意見的人,動用群眾暴力,給與私刑。真正的信仰,是顯出上帝的公義,不是自己的自義。不滿時,不要對人動用「私刑」。 公開的審理,是將事情交給比自己公正、客觀的人,這是法律的功用。正義絕對不是來自報復,私刑了結,更非集體報復,先殺再說。 這個時代,許多國際事件、政治糾紛、社會案件、電影、小說、漫畫的情節,都充滿著報復性的「私刑」。將憤怒下的行動,合理化與美化,成為「暴力美學」。將「暴力美學」的角色,歌頌成正義的英雄。暴力變成美學的象徵,是非常危險的事。 我在年輕時,喜歡看日本武士決鬥的電影,把敵人一刀砍下去,問題就了結。但是,現在,我就覺這樣解決的方式有問題,不想看了。在戰爭或個人決鬥裡,追求贏就是英雄,退縮就是失敗者,這是日本武士的悲哀,許多無辜者的死亡。 真正的英雄應該是追求和平,避免戰爭或決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人。是用和平論英雄,而不是用武力論英雄。聖經講得很清楚,上帝不要人用「私刑」處理,不能想殺個人,就殺人。 難過的是,近代的列強,也步上日本武士解決問題的方式,跟隨日本流行的「暴力美學」。以要求決鬥,表示我是老大;以呈現好戰,追求我就是英雄。 啊,這些活生生的一幕又一幕,都在說明聖經是對的,原來現今的世界,真是臥在那惡者的手中。許多好戰、好鬥、好罵的領袖,原來都是天空屬靈界運動下的工具,不是真正的領袖。因此,不要怨罵任何你反對的領袖,他們也身不由己。為他們禱告吧。 委屈,是我們需要主耶穌的時候。我不要「暴力美學」,而要主救恩。

過動

怎麼教導過動症的孩子與學生? 要有信、有望、有愛 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簡稱ADHD)的孩子,不是上帝給孩子的苦難,或是給家庭的煩惱,是上帝給的禮物。 臺灣大學有許多ADHD的學生,事實上,我很難說那一個學生(或老師)是正常人。我在學校教過不少ADHD的學生,因為他們喜歡找我,或選我當指導教授。 他們讓我生氣,而且每一個ADHD的學生,讓我生的氣還不同。原來學生多樣化,讓老師的生氣也多樣化。他們讓我有無可奈何的時候,有想放棄的時候,讓我經歷從有辦法,到沒辦法,到只有交托仰望主,是惟一的方法。然後,我看到起初全然沒有想到的改變,臨到他們身上。他們還來安慰我,河馬教授不要太快就灰心。 教導他們,不是我的力量,是上帝的恩典。我的力量用多,他們就越難教,甚至給你對幹。我相信上帝給他們另外的一片空間,全然不屬於傳統教育的領域。上帝會給他們青草地,可安歇的水邊,幽谷裡的同行,與難處裡的宴席。ADHD學生教學的藝術,是陪伴、同行與智慧。 過動症是讓我們以另種的角度,去認識孩子心智的發展。我相信,給孩子青草地,可安歇的水邊,孩子大腦的神經元,會發展出新的神經突觸與聯結,使孩子的大腦得改善,發展出適合他們成長,與人溝通,回到社會。 我們無法進入孩子大腦的世界,不知道那裡發生多少的生化反應,多少的酵素轉換,與多少的神經信號的傳遞。但是ADHD學生的教育者,總帶著期待、盼望與信心在往前。 我自大學退休後,轉去教小孩,與當些孩子的野外導遊,我更體會:「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13:13)。 因著有信,相信孩子的存在,絕不偶然。ADHD孩子存在的目的,不是找原因,不是怪罪誰,是他們會經歷主耶穌更多的恩典。孩子不是我們的問題,我們才是孩子的問題。孩子要的是屬他正常的發展,不是科學猜測的說法。 因著有望,我們知道陪伴與教導他們,是一條有盼望的路。我們絕對不失去盼望,我要清楚的告訴ADHD學生的父母與老師,孩子的生長過程,我們不要自己太早斷定,而是因著望,我們永遠有盼望。 因著有愛,這一切都值得,都有意義,最後是美好。照顧ADHD的學生,是體會更深的愛,經歷更多的愛,愛永不止息。 過動症的孩子,有許多種症狀,有嚴重、輕微不同等級之分。他們與一般孩子最大的差別,在一般孩子只要有一、二個指令,就可以...

「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與「政治風暴」(politics climate)?

如何安渡21世紀世界的兩大危機--「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與「政治風暴」(politics climate)? 上帝很有意思,祂給人的啟示,放在聖經裡。卻有一段話,是羅馬帝國一個千夫長,名叫呂西亞,寫給當地巡撫的信,而且全信刊登在聖經裡。官方信函的內容,歷史的記錄,也可以當作上帝給人啟示的內容嗎? 是的。 信裡有一句話: 「便查知他被告,是因他們律法的辯論,並沒有甚麼該死該綁的罪名。」(使徒行傳二十三:29)。呂西亞認為使徒保羅的被告,不過是猶太人之間律法的辯論,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其實不是如此,呂西亞的「查知」,是他對問題的誤解。 使徒保羅宣講的是,天國的福音,是耶穌基督給人的救贖,是「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羅馬書一:17),是人因信耶穌,成為上帝的兒女,得到主耶穌的赦免,得到永生的福音。福音,絕對不是某個民族律法傳統的辯論,不是某種宗教見解的不同。 呂西亞是耶路撒冷城的防衛官,是個優秀的軍人,但是他無法在公會的爭執中「查知」真相。他需要到上帝面前,求主憐恤,才能明白。上帝給我們看羅馬帝國官方信函,等於告訴我們,政治不懂真實的福音,官方不知信仰的可貴。 政治是一根有偏差的量尺,要用來量上帝,量不出真實。權力是一臺測不準的稱重計,測耶穌基督的福音,什麼都測不準。但是許多人卻迷戀政治,以為真實;迷信政治,以為真理。 我有一個朋友,多年在海峽的對岸,擔任公安人員,負責情報。有一天,我在美國問他: 「什麼是共產主義?」。他說: 「共產主義是為世界上許多人,開一扇美好的窗子,外面有美麗的風景。我看久了,才知道那窗子,是畫在牆壁上。」。好特別的答案。 迄今,這世界有兩大影響力:「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與「政治風暴」(politics climate),正影響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我們能在「氣候變遷」中,「查知」未來的氣候嗎?不行。我們能在「政治風暴」裡,「查知」事情的真相嗎?不行。 求主憐恤,讓我們永遠保有一份真實的謙卑,不要以為踢一粒石頭到河裡,就知道河流的深淺。臺灣也有許多政治口號,也是給人畫在牆壁上的窗子,看久,應該知道真偽。按著所知道的,我們仍是不知道。 我求主,在我有限的年日裡,轉眼不看虛假。因信而活,在時代的遽然變遷,不管是「氣候變遷」中,或是「政治風暴」裡,靠主喜樂,只有祂真實。

一句「感謝上帝」,可以越過許多事

一句「感謝上帝」,可以越過許多事 這是好美的一段記載,使徒保羅搭船到了羅馬,在羅馬城外的亞比烏,見到來迎接的弟兄們。聖經記著「保羅見了他們,就感謝上帝,放心壯膽。」(使徒行傳二十八:15)。保羅需要弟兄們,我們也需要。 保羅見了他們,沒有講他過去所受的審判,多麼的不公平。他沒有抱怨在耶路撒冷,多受逼迫很委屈。他沒有說地中海的船隻,服務多麼的差。他沒有訴苦海上遇大風浪時,水手竟然想先逃。他沒有控告船沉之時,羅馬兵丁竟然拔刀想殺人。 保羅說什麼?聖經的記載,只用「感謝上帝」,一句話來涵括。原來在主裡,許多事情,過去就過去了,感謝上帝就可以。我們不用懷舊怨,不用唸舊惡,不用藕斷絲連,不用得理不饒人。保羅給我們的榜樣,是只有忘記過去,才能放心壯膽,往前走。 過多的分享,有時是越講令人越生氣。過多的難過,有時是愈講自己愈灰心。過多的報告,有時是愈聴愈使人憤世嫉俗。太多的說法,有時是愈批評愈尖銳。保羅沒這樣,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出於主,是他的感恩。許多事,就不用提了,感謝上帝就是了。 人會錯,祂不會錯。人會誤事,祂不會誤事。 這是何等美好的事奉態度!我們感謝上帝,很多事就輕描淡寫,船過水無痕。願我們的日子,多感謝上帝。一句「感謝上帝」,可以包括許多事,也可以越過許多事。什麼時候才講清楚? 到天上歡聚時,阿們。

把難過的事,當成感謝的餅吃

把難過的事,當成感謝的餅吃 船還是在海上,海浪還在洶濤,狂風還在吹,276個人在船上,已經沒有辦法了,他們對抗風浪,已經14天沒有吃飯,得救的指望都沒了。 這時,使徒保羅站出來,勸他們要放心,要吃飯。船雖然會沉掉,但是船上的每一個人,都會得拯救。聖經寫道:「保羅說了這話,就拿着餅,在眾人面前祝謝了上帝,擘開喫。」(使徒行傳二十七:35)。他用吃,表達主裡放心。要吃才有力氣,面對下一個環境的轉折。 十四天的海上大風浪,連船上的器具都拋到海裡,剩下的餅,可能早就沾溼了、發臭了、甚至長霉了。這樣的東西,保羅怎麼吃?他不在乎餅好不好吃,不在乎餅能不能吃,在乎的是經過禱告上帝、祝謝上帝,餅就能吃。 太多艱難的環境,太多令人失望的處境,太多不信的人荒誕的表現。上帝若把這些,當成我們的食物,這還能吃嗎?是的。保羅吃,當時他不只吃下那塊餅,他吃下的是整個兇惡的環境,危險的遭遇,眾人的沒有信心,羅馬兵丁的堅持己意,船長、水手的任意而行等。 有主的祝福,上帝的僕人,可以不抱怨。靠主給的胃口,我們可以感謝的承受。改變,即將會來到。現在,先吃這塊餅。 這是使徒行傳裡,最感動我的經節之一,上帝的僕人,可以將失望,當成對主感謝的食物,擘開、吃了! 我還在學習,將難過的事,當感謝的餅吃。

讓我有眼淚的事奉

感謝主,讓我有眼淚的事奉 使徒保羅在以弗所,講到他的事奉,是「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使徒行傳二十:19),我好喜歡這一句話,一個謙卑事奉主的人,是帶著流淚的福音使者。 1975年10月29日,國際著名的佈道家葛理翰,受邀來台彎佈道,講道的題目:「誰是耶穌基督?」。當時,許多教會動員,牧者鼓勵弟兄姐妹邀請親友前往聽福音。我唸大學二年級,提早幾天邀請我的父母。我禱告了很久,結果是父親答應,母親說身體不舒服,不肯去。 那一晚,下著毛毛雨。快到聚會的時間了,父親才慢慢的,與我一起出門,我們搭公車前往。父親肯去,我已經很感謝主了。我們坐在台北體育場的露天看台,來的太晚,只能坐在後面,撐著雨傘聽。 我不明白,為什麼父親第一次要去教會,會下雨?我不明白我們要進會場時,場外還有一批自稱基督徒的人,在聚集罵這佈道會?他們有力量罵人,為什麼沒有力量去傳福音?  我也不明白佈道會,為什麼要花許多時間收奉獻?我更不明白聚會講道前,為什麼主辦單位有那麼多的事項報告,有那麼多名人要感謝,卻不直接請講員上台,切入聖經的信息? 我焦急不安,但不能想太多。我禱告,再禱告,迫切的禱告----分不清楚我的眼鏡前,是雨水還是淚水。 葛理翰佈道後呼召,很多人走向台前。父親站起來,他說: 「我們回家吧。」,瞬間,我知道這是天國與地獄的分叉口。我說: 「慢一點。」我伸出手,抓住父親的外衣,希望父親不要立刻走。 因為拉太久,我知道周圍的人都在看,我不管,只有閉著眼睛,迫切禱告。 後來,父親拍拍我的手,教我放下,要我陪他走向決志的台前,一起禱告。 這是我第一次體會,什麼是流淚的事奉。我不會講什麼大道理,哭泣會使人信耶穌,我願常哭泣。 2008年,我的父親在臺北振興醫院安息,那一晚,我在臺大醫院掛急診,有些人事前告訴我: 「要叫你父親交待錢放那裡,股票多少,遺產怎麼分配,房子怎麼分配?」 我堅定地告訴我的妻子: 「這些我都不要,我只要父親安息之前,再作一次決志的禱告。」。我的妻子最後留在與我的父親旁邊,作一次決志的禱告。 我願為人的靈魂得救,常哭泣。感謝主耶穌,讓我還有眼淚,讓我有眼淚的事奉。

我們一生最美的地方,是禱告的地方

使徒保羅前往腓立比傳福音時,可能是聖靈的感動,他在安息日,沒有在城內傳福音,他走到城外的河邊,「知道那裡有一個禱告的地方。」(使徒行傳十六:13),他在那裡坐下,對那禱告聚會的婦女講道。 上帝看重禱告,垂聽禱告,紀念人向祂禱告的地方。例如上帝記念亞伯拉罕在亞摩利山的禱告,那裡成為「耶和華以勒」的所在。上帝記念以撒在別是巴的禱告,那裡成為上帝賜福他的地方。上帝記念雅各在雅博渡口的禱告,在那裡給他改名為以色列。 禱告的地方,主紀念。我們事奉上帝的關鍵,在人看來可能是外面的工作,主耶穌記念的是,我們向祂禱告的地方。 禱告的地方可能很安靜,卻是主紀念我們的跟源。禱告的地方可能很偏僻,卻是我們得蒙保守的關鍵。禱告的地方可能是郊外的小路,卻是我們由苦境轉回的折點。 我們的一生,看來有高、有低;有得意、有失意;有悲歡、有離合。在上帝看來,可能只是幾個我們對祂禱告地方,串起來的線。我的妻子問過我: 「大學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 我說:「那是我認真學習專業,更是有許多晚上,我走在學校宿舍外的小路,來來回回的散步,向主禱告,有時禱告到太陽升上時。大學是我禱告的地方,與主尋求的所在。我有許多的問題,在禱告裡,向主求問,帶著問題成長。」 上帝看重我們的禱告,那是與祂相會的所在。每一次我們靈性的復興,是從禱告的地方開始。我們一生最美的地方,是禱告的地方。

為什麼蒙主喜悦的聚會,人不一定多?

使徒保羅搭船要往耶路撒冷,經過一個港口,名叫「泰爾」。聖經記著,「我們就在推羅上岸,因為船要在那裏卸貨。找着了門徒,就在那裏住了七天。」(使徒行傳二十一:3-4)。 找上帝四散的子民,主𥚃聯絡他們,是何等美好與重要的事奉。使徒保羅利用卸貨的時間,在泰爾找信主的人,他真是會利用時間。不管船貨卸得怎樣,他先找人,這是事奉主正確的順序,人比貨物重要。 船貨卸七天,他不是到各處吃喝玩樂,不是自由行,而是與聖徒同住,顕示他看重主𥚃肢體的聯絡,與分享。 在逼迫的年代,教會大都是「家教會」,這是幾幾個家庭,就組成一個教會,沒有公開的聚會點,要「找」才有。感謝主,歷世歷代,信仰在受到逼迫時,福音都是以家的聚會,來廣傳。 苦難時的教會如同蒲公英,強風吹逼,種子傳更遠。這時,聯絡各家教會的人與事工,就很重要了。 使徒保羅給我們看到,初代教會,蒙主祝福的聚會方式,與強調彼此的交通聯結,多於聚會建築的雄偉,與強調人數的眾多。但是,我們現今在反其道而行,也許我們平安的日子太久了。 我到歐洲時幾次,看到許多雄偉的教會建築,裡面佈置的富麗堂皇,卻沒有人聚會,這給我何等的警惕。我求主憐恤,永遠不要誇自己完成的事多偉大,自己的文字事奉多重要,自己影響的學生有多少,自己的知識有多少,這些聽來都很肉麻。我深信平安的日子可誇的,經過苦難搖一搖,所剩可能無幾。 上帝的國裡,有多少隱藏的事奉,多少隱藏忠心至死的工人,多少隱藏的聚會點,是世界不知道,只有主知道。 願我們的一生,不以看得見的成就為誇,而是以看不見的方式,來為主忠心,與祂不斷的供應與扶持,不顯揚的服事,來為主而活。

當孩子與你大聲辯論時,要如何處理?

使徒保羅在鐵撒羅尼迦傳福音,他進猶太人的會堂,「一連三個安息日,本著聖經與他們辯論。」(使徒行傳十七:2)。 為什麼保羅傳福音,是與人辯論呢?他有上帝的差遣,不是可以用權柄、神蹟、異能,來叫人信主呢? 辯論,可以叫人順服真理嗎?感謝主耶穌,祂藉此教導我們,理性的辯論,清楚的申論,邏輯的講解,可以是傳福音的方式。 這是辯論的可貴,是讓信仰的陳述,可以有理性。 為什麼保羅傳福音,需要本著聖經? 那是基礎。沒有基礎的辯論,很容易淪為爭論,太多的情緒,與日後的斷絕關係。 我學習辯論式的教育,是在美國唸博士班的時候。我的論文指導教授,要求我,定期與他討論研究。他的討論,不是教導我,而是一直與我辯論,直到我答不出來。然後他讓我離開,約下次再來。 我辯論不過老師,開始心裡難過,怎麼準備那麼多,卻是不堪一擊。自己學那麼多,學那麼久,竟然輕易就被問倒。靠主沒關係,重新再學。問倒再學,是深度的學習,一次又一次的,站穩所學的基礎。 我與老師幾次的辯論,每次我都全力以赴,偕盡所學的與他答辯。我是在面對自己所學、所想的底限。啊,那是基礎。 這是我一生所遇到最紮實、最有深度的教育方式之一,我為我的指導教授這樣教導我,感謝上帝。因為,老師藉由辯論,讓我看到我的底限,使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謙卑。 我日後多年在大學的課堂上,以上課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用開放的方式,回答幾百個學生各式的問題。是我受過辯論式的教育,站穩所學的基礎,知道自己的所知、底限與無知。懂就懂,不懂我就告訴學生:「我不懂。」。 親愛的朋友,我要與你分享,在教導孩子時,孩子若大聲的與你辯論。我要清礎的要告訴你,不要動氣,仔細聽,你只有在這時,才可以聽到孩子所知與所要的底限。 那是你與孩子都需要真理的地方,或是學習一起深度交託主的所在。

為什麼我去那裡,都要有妻子陪同?

為什麼我去那裡,都要有妻子陪同? 使徒保羅在以弗所,請在地的教會長老前來,對他們有一講道,內容寫在使徒行傳二十章,這是當教會長老、監督,需要細讀的,其中提到:「你們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上帝的教會」,怎麼謹慎?他以自己為例,「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使徒行傳二十:33)。  「貪圖」的原文,就是「熱火」。證明在教會有管理權柄的人,很容易有墮入「貪圖」別人的寶貴(金銀),與遮蓋(衣服)的火熱裡,例如人可以有權柄到,掌控弟兄姐妹的金錢,奪取弟兄姐妹的貞操。這是管理教會,或當傳道、輔導的人,要非常小心的,因為以敬虔的外衣,來得到信任,霸凌弟兄姐妹。神聖的外袍,常裹不住淫亂的熱火。 在世界的權力、財富、管理圈中,這些事非常常見。絕對的權柄,最易引來淫亂的捷徑。自古以來許多宗教的教主,是多妻的人,而且他們都有自我合理化的藉口,說服自己圈裡的人。 當有權柄的人,要求弟兄姐妹,對他們絕對順服時,很容易扮演上帝的角色,跨過安全的界限。我們要謹慎,絕對的權柄要求人絕對的順服,會有很可怕的結果。 21世紀,普世服事要有功效的團體與教會,都流行領袖的權力一定要無限大,不需他人的制衡,才能大家的集中力量往前衝,這是事工導向,步入領袖產生貪圖的前奏。以至權力大的領袖,著名的傳道人,一個一個倒。他人的制衡,是幫助自己的謹慎。 我們要清楚的分辨是順服誰?是領袖,還是上帝?使用權柄與霸凌他人的分際,到底在哪裡?當人用自己的愛心、奉獻、犧牲、作工的果效,矗立起他權柄的核心,他若不小心,將如旋渦,將一切就近的人、事、物,都吸入貪心的無底洞,使自己成為晚節不保的人。 我們要儆醒,離遠旋渦一些,否則,下一步將是墮落。讓我再說一次,順服是美德,但是不要把讓你的順服,成為別人性霸凌你的捷徑。 如果我的頭銜,鬆懈了妳對我的防衛。我要很清楚與公開的告訴妳,我不值得妳的信任。我的心欄裡可能關了許多飢渴的野獸,正在物色周遭的獵物,妳也可能是獵物,這是單純的妳不知道的。 因為,我有飢渴的野獸,是我出入都要有妻子陪同的緣由。妻子是上帝給我的護心鏡,是我遮胸的盾牌。妻子不去,我就不去。

神蹟奇事

神蹟奇事,不是用來吸引青少年產生集體性的亢奮 使徒保羅與巴拿巴在一個城市,名叫以哥念,他們傳福音時,信主的人很多,但是不信的人鼓動群眾,反對他們,逼迫他們。 保羅與巴拿巴依靠主,放膽繼續講道。聖經寫道,當時的光景是:「主藉他們的手施行神蹟奇事,證明他的恩道。」(使徒行傳十四:3),這是何等榮耀的事奉。 這段聖經,也教導我們,神蹟不是在解決我們的問題,更是在證明主耶穌的恩典與真理。請不要將上帝的作為,只留在問題的解決,否則以後有其他的問題,若一時沒有神蹟幫助,人就不知該怎麼辦。我們是依靠主,不是依靠神蹟。 神蹟的目的,不是在教人追求神蹟;奇事的目的,不是在教人追求奇事。而是傳福音時,自然產生的結果,神蹟奇事在證明聖經的真理,不是信仰的目的。 主耶穌若藉人的手行神蹟,不在顯出這人多有能力,多有本領,而是為了榮耀主,證明祂的恩典與真理。我們不要看錯焦點,不要高舉人,不要推崇神蹟追求的聚會。 我們要的是主,不是神蹟。時間一拉長,會看到許多追求神蹟,生命沒改變的人,老我沒有破碎的人,大都倒了。 經歷神蹟的人,應該認識的是主耶穌,與祂的真理,否則就浪費了神蹟。讓我再說一遍,當人有靈恩的恩賜,不代表他們生命的改變;有神蹟的經歷,不代表經歷主耶穌,也可能是別的。   這世代有一個很大的危險,流行在青少年之間,就是許太多的科幻電影、小說、漫畫,加入許多超自然、異能、靈異的色彩。這將會使青少年人逐漸養大,對於神蹟的胃口,對於奇事的追求,甚至以神蹟奇事,作為追求情緒性的激動、亢奮的方式。 甚至逃避現實,用神經性的藥品(或毒品),使自己進入迷幻、幻覺或錯覺的空間,輕則導致對人漠然,對事無法委身,重則成為憂鬱症、焦慮症、精神性的患者。 21世紀,青少年的福音事工,是要教導正確的看待神蹟奇事,是主耶穌在證明他的道。絕非拿神蹟奇事,來吸引青少年,產生追求宗教性集體性的亢奮,變相的迷幻藥。這將成為年輕世代對救恩,莫大的攔阻與反對。 主啊,憐憫我們的青少年,給我們認真、冷靜,願意查考你話語的青少年人,來翻轉這追求嗨,追求神蹟奇事的世代。

為什麼我沒有比尚未信主的人,更聖潔?

使徒保羅與西拉,到帖撒羅尼迦傳福音時,他們在猶太會堂,本著聖經,與人辯論,講耶穌基督的受苦,與祂從死裡復活。「他們中間有些人聽了勸,就附從保羅和西拉,並有許多虔敬的希臘人,尊貴的婦女也不少。」(使徒行傳十七:4)。 有些尚未信主的人,聽了勸,聖經稱他們是「敬虔」的人,可見有些人雖然過去沒有信主,他們在信仰上是認真的。有些尚未蒙救贖的人,聖經稱他們是「尊貴」的人。這讓我們知道,有些人尚未知道自己是罪人,他們品行已經是光明、行事是公正,為人聖潔。 因此,基督徒不要輕看未信主的人,有時候他們比宣稱是基督徒的人,更棒、更虔敬、更有道德。 這種「敬虔」的未信者,可能比隨意輕慢主恩的基督徒,更蒙上帝喜悅。這種「尊貴」的慕道者,比許多宣稱是基督徒,卻將得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更值得令人敬佩。 實在看到淫亂的人,已經犯罪,還要一直當講員;有些性騷擾的人,一直還要把持教會領袖的職位;有些性出軌的牧師,去職後,還要回頭,找教會的羊,寧願分裂教會,也要自己當牧師,實在很恐怖。 我們成為基督徒,不是亂赦免,不是沒原則,不是低道德的一群。不該淫亂,是普世性的倫理與道德,不管任何人都該遵守,基督徒更需要尊守。 基督的信仰,是對罪最敏感的信仰,最強調人人都是罪人,但是現今有些基督的教會,成為對罪最寬容,對惡最和稀泥,對錯的懲處最寬鬆,認為是非有灰色地帶,就不需要是非分明。或是認為性出軌的牧師,過去功勞很大,愛他就是不需要道德要求。這是愛嗎? 上帝知道眾人的心,祂視還未信主的人,有敬虔的,與尊貴的,因此我們不該輕看未信主的人,不該我以比你們都聖潔的高傲,不當看未信主的人為污穢,不要標榜自己有上帝,行為卻貪愛低賤,心思卻常污穢,因為我們不比他們好多少,若非主保守,我也不知道滾到那裡去。 基督徒真的比尚未信的人,聖潔嗎?絕對不是。我應該戰競恐懼,惟恐自己誇大,就離開主救恩,祗有不斷在主耶穌的寶血下,為上帝所稱義。我不是,自認比別人敬虔或尊貴的人。